胆星

类别: 清热药
清火化痰,镇惊定痼。治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①《本草正》:"治小儿急惊,实痰实火壅闭上焦,气喘烦躁,焦渴胀满。"②《本草汇言》:"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③《药品化义》:"主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老年神呆,小儿发搐,产后怔忡。"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胆星
【别名】: 胆南星(《本草选旨》)。
【汉语拼音】: danxing
【加工采集】: 为制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拌制或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而制成的加工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2.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3.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Arumerubescens Wall.;A.consanguineum Schott]
【药材鉴别】: 本品为块状或圆球形,表面黑色或棕黑色,断面色较浅。质韧或硬,微有香气,味苦微辛。以色黑、油润、嗅之不腥、味不麻辣者为佳。
【炮制】: 将生天南星放在清水内反复漂至无麻辣感后,磨成细粉。另以滤去杂汁、并入铜锅熬过的等量牛胆汁,与天南星粉末拌匀。待胆汁完全吸收,晒至半干后,入臼内打和,切成小块,日晒夜露至无腥味为度。一法取天南星粉1斤,加入牛胆汁1斤,拌匀,日晒夜露,使干,经蒸制后,切成小块。次年再加牛胆汁1斤,拌匀,露、晒使干。第三年再加牛胆汁半斤拌匀,露、晒使干。这样色渐转黑,腥味亦渐消失。1.《纲目》:造胆星法:以南星生研末,腊月取黄牯牛胆汁,和剂纳入胆中,系悬风处干之,年久者弥佳。2.《增订伪药条辨》:制造胆星法:腊月黄牛胆汁,拌漂净生南星细末如稀糊,仍入胆皮内,悬挂有风无日处阴干,至次年将皮剥去再研细,用新腊牛胆同前制法,曾手制至三年,其色犹黄白,至九年才褐色耳,此沈萍如法。其他如《本草明辨》制法,腊月,以漂天南星、川贝母各半,研极细末,以黄牛胆一具上开一孔,不令汁出,将二味和入于胆中,悬挂檐前风日之中,候干,去胆皮另换一胆,如是者九次,苟能一年一次,九年成功者最佳。
【功效主治】: 清火化痰,镇惊定痼。治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①《本草正》:"治小儿急惊,实痰实火壅闭上焦,气喘烦躁,焦渴胀满。"②《本草汇言》:"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③《药品化义》:"主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老年神呆,小儿发搐,产后怔忡。"
【性味】: ①《本草正》:"味苦,性凉。"②《药品化义》:"味微辛而苦,性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剂。
【归经】: 肝;胆;肺经
【植物形态】: 1.虎掌, 多年生草本。1-2年生块茎近圆球形,三年以上块茎由于侧生2-5个乳头状小块茎而呈扁柿形,直径达6cm。叶自芽眼抽出,2-6丛生;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13,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中裂片比例裂片长大,长15-18cm,宽约3cm。花序便2-4,亦自芽眼抽出,长15-30cm;佛焰苞为匙状披针形,问下渐变细,色质如叶,宿存响穗花序雌花序轴部分与佛焰苞贴生,长1-3cm,外侧着花;雄花序轴部分游离,长5-7mm;小花密集,黄色;附属器形如鼠尾,长达15cm。浆果卵形,熟时绿白色,易脱落布地,当年发芽长出新株。花期5-7月,果期6-10月。2.大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直径2-5cm。叶常单一;叶柄卜部鞘状,下部具膜质鳞叶2-3;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1-19,线状长圆形或倒被外形,中裂片比两侧短小。花序柄从叶柄中部分出;佛焰苞管部长3-6cm,绿白色,喉部截形,外线反卷,檐部卵状披针形,有时下弯呈盔状,淡绿色全淡黄色;向穗花序袖与佛焰苞完全分离;肉穗花序两性或雄花序单性;两性花序下部雌花序长约2cm,花密,上都雄花序长约3cm,花疏;单性雄花序长3-5cm,粗3-5mm;附属器基部直径0.5-1cm,长达20cm,伸出佛焰苞喉部后呈“之”字形上升。果序近圆锥形,浆果熟时红色,佛焰苞枯萎而效果序裸露。种子黄红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3.一把伞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直径达6cm。鳞叶紫红色或绿白色,间有褐色斑块。叶单一;柄长达70cm,中部以下具叶鞘;叶片放射状分裂,裂片7-20,披计形或长圆形,长7-24cm ,宽1-4cm,长渐尖或延长为线尾状。花序柄自叶辆中部分出,短于叶柄;佛焰苞颜色多样,绿色问有白色条纹或淡紫色至深紫色中夹杂着绿色、白色条纹;喉部扩展,边缘外卷,檐部宽大,三角状卵形至长圆卵形,光瑞延伸为长达15cm的线尾;肉穗花序;雌花序轮在下部,中性花序轴位于中段,紧接雄花序轴,其上为长约5cm的棒状附属器。果序成熟时裸露,浆果红色。种子1-2,球形,淡褐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4.东北天南星,与天南星及一把伞南星的区别为:本叶;叶柄长17-30cm,下部1/3具鞘,紫色;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倒卵状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中裂片具长约2cm的柄,长7-12cm,宽4-7cm,例裂片具长约1cm。共同的柄,全缘。花序柄短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紫色具白色条纹;肉穗花序单件;雄花序年约2cm,花疏;雌花序长约1cm;各附属器具短柄,棒状。浆果红色;种子4颗,红色。肉穗花序轴常于果期增大,果落后紫红色。生境分布:1. 生于山谷、河岸、草地、草丛及竹林下。2.生于灌丛、草地及林下。3.生于荒地、草坡、灌丛及林下。4.生于海拔50-1200m的林下和沟旁。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2.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西北和西藏以外)。3.分布于除东北、内蒙古和新疆以外的大部分省区。4.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用药部位】: 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
【来自何书】: 《纲目》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
用药咨询
胆星丸的功效与作用
胆星丸具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消肿止痛、清利湿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口苦等症状。胆星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胆星、黄芩、大黄、黄连、栀子、郁金、龙胆、柴胡、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组成。1、清热解毒胆星丸中的胆星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眼边刺痛、肿胀等症状。2、舒肝利胆胆星丸中的黄芩、大黄、黄连等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口苦等症状。3、消肿止痛胆星丸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疮痈肿痛、跌打损伤等症状。4、清利湿热胆星丸中的栀子、黄连、大黄等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小便短赤、淋证等症状。5、其他功效胆星丸还具有清热利胆、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尿赤、湿热带下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胆星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影响。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制胆星的功效与作用
制胆星的功效主要表现为清热化痰,其作用多为治疗咽痛痰多、舌苔黄腻等症状。制胆星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物的一种,用于湿痰,祛痰、息风定惊,一般做成药丸或散剂服用,但制胆星有其不良副作用,可能引发病患口腔溃疡等病症,对皮肤黏膜有一定刺激性作用。建议制胆星的服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食用。
制胆星与胆南星功效一样吗
制胆星与胆南星通常功效一样。制胆星一般具有除湿、化痰、祛风、止痉、消肿和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眩晕、中风、歪口歪眼、偏瘫、破伤风和虫蛇咬伤等症状。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咳嗽、黄痰、中风、痰热咳嗽和癫痫等症状。通常建议应该根据情况适当使用中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