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梗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紫苏梗
【别名】: 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英文名称】: Perillae Caulis。
【汉语拼音】: zisugeng
【成份】: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紫苏醛、l-柠檬烯、α-蒎烯及β-蒎烯、β-丁香烯、α-香柑油烯及芳樟醇等。还含紫苏酮、异白苏烯酮、白苏烯酮、紫苏烯、精氨酸、枯酸、紫苏苷及亚麻酸等。药理实验表明,具孕激素样作用,与孕酮一样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
【加工采集】: 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
【药材鉴别】: 老苏梗:呈方柱形,有槽。长0.3~1米,中部直径约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产湖北、江苏、河南、四川、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药理作用】: 1.孕激素样作用 根据孕酮可以使雌激素激发的动物子宫内膜碳酸酐酶活性增加,并与孕酮剂量成线性关系的效应,在连续3d肌注已烯雌酚的基础上,给子紫苏梗注射液0.1g,0.2g,0.4g和0.6g(生药),腹腔注射,连续4d,其作用与孕酮相似,使小鼠子宫内膜碳酸酐酶的活性剂量相关性显着增加,说明其治疗先流产及安胎的机制也与孕酮相同。此外,紫苏梗也能使小鼠子宫内膜较明显增厚,表明其与孕酮一样,也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1]。2.干扰素诱导作用 以水从回苏叶和梗中提取的干扰素诱导剂,在家兔及兔睥、骨髓和淋巴结细胞悬液的试验中,均证实有干扰素诱导作用[2]。
【炮制】: 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功效主治】: 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性味】: 辛甘,微温。①《纲目》:"辛,温,无毒。"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禁忌】: 尚不明确。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归经】: 归脾;胃;肺经
【备注】: 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3~1.5米。茎直立,绿色或紫色,密被长柔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宽卵形;叶柄长3~7厘米。轮伞花序,具2花,排成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被红褐色腺点;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结果时增长至12毫米,萼齿5,上唇3齿,下唇2齿;花冠白色至紫红色,喉部斜钟形,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雄蕊4枚,2强,药室2,花丝扁平;子房全4裂,花柱基底着生,先端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呈指状。小坚果近球形,直径1.5~2毫米,表面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棕色网状花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临床应用】: 用量5~9克,煎汤内服。用治胸膈痞闷、胃脘疼痛、暖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药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来自何书】: 《本草蒙筌》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理气药
艾叶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降真香
理气,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①《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②《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③《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合欢花
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①《本草便读》:"能养血。"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④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更多同类理气药
用药咨询
紫苏梗对孕妇的副作用
紫苏梗对孕妇的副作用一般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紫苏梗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了药物适应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紫苏梗进行治疗。1、恶心紫苏梗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孕妇长期服用紫苏梗,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2、呕吐紫苏梗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孕妇服用过多的紫苏梗,可能会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引起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3、头晕紫苏梗具有一定的行气宽中的作用,如果孕妇长期服用紫苏梗,可能会导致气血运行加快,从而引起头晕、腹痛等不适症状。4、其他副作用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长期服用紫苏梗,还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者导致孕妇出现阴虚火旺的情况,引起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如果孕妇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避免私自服用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紫苏梗怎么吃
紫苏梗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入丸、散服用,或者是研末撒在食物里服用。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胸膈痞闷、胃脘胀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等病症。1、煎汤内服紫苏梗可以煎汤内服,取适量紫苏梗放入水中煎煮,然后去渣取汁,可以用于治疗胸膈痞闷、胃脘胀痛等病症。2、入丸、散服用紫苏梗也可以入丸、散服用,常用的是紫苏梗丸,将其研成细末,用适量黄酒和匀后送服。此外,紫苏梗也可以研末撒在食物里服用,比如紫苏梗粥。3、研末撒在食物里服用紫苏梗还可以研末撒在食物里服用,比如紫苏梗粥。将紫苏梗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紫苏梗粥是用紫苏梗和大米熬制而成的,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胎动不安、胸膈痞闷、胃脘胀痛等病症。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盲目使用。如果使用紫苏梗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紫苏梗和紫苏子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梗和紫苏子的区别,主要在于药物来源、药物性状、药物功效、药物毒性、临床应用等方面。1、药物来源紫苏梗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紫苏子是紫苏的成熟果实,两者是同一种植物。2、药物性状紫苏梗药物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表面为灰白色或者黄白色,切面为黄白色或者淡棕黄色。紫苏子药物性状为类球形,表面为紫红色或者红棕色,并且有一层油膜,切面为深棕色。3、药物功效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的功效,紫苏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4、药物毒性紫苏梗中含有紫苏酮、异白苏烯酮、丁香酚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紫苏子中含有紫苏酸、乙酰紫苏油酚、白桦脂醇等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5、临床应用紫苏梗常用于治疗胸闷呕吐,腹痛泄泻,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等疾病。紫苏子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疾病。患者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推荐中医科的专家

查看更多
  • 潘凌亚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 程飚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骨科

  • 吴鸣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 汪清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宫颈疾病诊疗中心

  • 葛进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东方医院(北院) 血管外科

推荐中医科的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