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局方》卷九。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肝郁血虚,两胁疼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往来寒热;妇人月水不调。 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发热盗汗,减食嗜卧;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及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产后亡阴血虚,心烦自汗,精神昏冒。口舌生疮。或因劳疫所伤,或食煎炒,血得热而流于脬中,小便带血。乳母肝脾有热,致小儿痘疮欲靥不靥,欲落不落。女子月经来少色
【疗效】: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调荣益卫,止嗽消痰,降火滋阴。
【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锉,微炒)1两,茯苓(去皮,白者)1两,芍药(白)1两,白术1两,柴胡(去苗)1两。
【药材配方】: 柴胡 甘草 白术 芍药 茯苓
【用法】: 每服2钱,水1大盏,加烧生姜1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附注】: 逍遥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将本方改为丸剂,名“逍遥丸”(见《中国药典》)。
中药材配剂
白术
类别: 补虚药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柴胡
类别: 解表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用药咨询
「四物汤对子宫内膜厚有效果吗?」
「四物汤对子宫内膜厚有效果吗?」对于子宫内膜增厚,中医认为多为血瘀所致。而四物汤是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组成的中药方剂,具有补血调经的功效。根据中医理论,四物汤中的当归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熟地黄则能滋阴养血,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白芍可以平抑肝阳,缓解因肝郁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症状;川芎则有行气止痛的作用,有助于舒缓子宫内的压力。因此,在治疗子宫内膜增厚方面,四物汤可以通过其补血调经的功效来帮助调理体内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四物汤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或病情严重,请务必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诊疗。
「多囊卵巢症可以吃四物胶囊吗?」
「多囊卵巢症可以吃四物胶囊吗?」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四物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黄等草药。虽然它具有一定的调理气血的作用,但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复杂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并不能完全治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不孕、高雄激素血症等。针对这些症状,医生通常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可能包括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控制血糖水平等等。如果需要进一步缓解症状或改善生育能力,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口服避孕药或其他药物治疗。总之,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疗效。不要自行决定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请务必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四物膏对卵巢好吗?」
「四物膏对卵巢好吗?」四物膏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它主要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等药材组成。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补血养阴、调经止痛的功效。然而,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卵巢的功能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而四物膏并没有直接针对卵巢的作用。因此,四物膏不能单独用于治疗卵巢问题。如果想要改善卵巢功能或者预防卵巢早衰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多摄入脂肪和糖分;2.适量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卵巢健康;3.控制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患卵巢疾病的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是关键;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对卵巢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尽量戒掉这两种习惯;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