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附丸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中国药典》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组成】: 高良姜500g 香附(醋制)500g
【药材配方】: 高良姜 香附
中药材配剂
高良姜
类别: 温里药
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脯反胃,食滞,瘴疟,冷癖。①《别录》:"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②《药性论》:"治腰内久冷,胃气逆、呕吐。治风,破气,腹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疗下气冷逆冲心,腹痛,吐泻。"③《本草拾遗》:"下气,益声。煮作饮服之,止痢及霍乱。"④《日华子本草》:"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消宿食。"⑤《本草图经》:"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⑥《珍珠囊》:"温通脾胃。"⑦《滇南本草》:"治胃气疼,肚腹疼痛。"⑧《纲目》:"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癣,除瘴疟。"⑨姚可成《食物本草》:"去白睛翳膜,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⑩《本草求原》:"治脚气欲吐,目卒赤,头痛,风冷痹痛。"⑾《广东中药》:"治寒疝湿痹。"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用药咨询
良附丸和温胃舒的区别
良附丸和温胃舒的区别在于成分不同、功效不同、治疗病症不同、注意事项不同、禁忌不同等。1、成分不同良附丸主要是由高良姜、醋香附等成分组成。而温胃舒主要是由党参、附子、黄芪、肉桂等成分组成。2、功效不同良附丸具有温胃理气的功效,而温胃舒具有温中养胃的功效。3、治疗病症不同良附丸可以用于治疗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痛,缓解患者胃脘胀痛、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而温胃舒可以用于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痛,缓解患者胃脘冷痛、腹胀嗳气、食少纳差等不适症状。4、注意事项不同患者在服用良附丸时,要注意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而对于温胃舒,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5、禁忌不同对于儿童、年老体弱者,以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如果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还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避免自行服用,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良附丸吃多久见效
良附丸吃多久见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可能服用良附丸3天左右就会见效。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能服用良附丸7天左右才会见效。良附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高良姜、醋香附等,具有温胃理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胃脘胀痛、胸腹胀满等症状。如果患者病情较轻,仅出现轻微胃胀、胃痛等症状,可能服用良附丸3天左右就会见效。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严重的胃痛、呕吐等症状,可能需要服用良附丸7天左右才会见效。服用上述药物时需要注意,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服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另外,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良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方
良附丸具有理气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由高良姜、醋香附组成。良附丸主要由高良姜、醋香附组成,其中高良姜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为君药。醋香附善于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臣药。二药合用,共达到理气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另外,良附丸还含有人参、黄芪、白芍等中药材。人参补益元气,黄芪益气固脱,白芍养血柔肝,合以助参、术之补气以助气血运行,共为佐药。上述药物合用,共奏理气疏肝、和胃止痛之功效。如果存在胃脘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良附丸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另外,如果患者服用良附丸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