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非诺贝特胶囊
【商品名称】:
力平之
【英文名称】:
Fenofibrate Capsules
【汉语拼音】:
FenofibrateCapsules
【成份】:
化学名:2-甲基-2-[4(4-氯苯甲酰基)苯氧基]丙酸异丙酯分子量:C20H21ClO4
【性状】:
非诺贝特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用法用量】:
配合饮食控制,该药可长期服用,并应定期监测疗效。-200mg规格的力平之微粒化胶囊每日仅需服用一粒,与餐同服。-当胆固醇的水平正常时,建议减少剂量。
【不良反应】:
与其它贝特类药物合用时,有报道出现过肌肉功能失调(弥散性疼痛、触痛感、肌无力)和少见的横纹肌溶解症。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在停药后可逆转(详见警告部分)。其它较少发生、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也有报道:胃或肠道消化功能失调,如消化不良;转氨酶升高(详见注意事项部分);有报道偶见过敏性肌肤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或光敏反应。在一些病例中即使停药几个月,当皮肤暴露阳光或人工紫外线下后,仍出现红斑、丘疹、花斑疹和湿疹。目前尚无长期对比研究对不良反应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是患胆结石的危险性。详见说明书。
【禁忌】:
在下列情况中,此药物禁止使用:-对非诺贝特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详见警告部分);-已知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非诺贝特或与之结构相似的药物,尤其是酮洛芬时,会出现光毒性或光敏反应;-与其他贝特类药物合用(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儿童禁用。该药通常不建议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在哺乳期也不应使用(详见孕期与哺乳期部分)。
【注意事项】:
警告已有报道贝特类药物可以引起与肌肉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较少发生的横纹肌溶解。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低血浆白蛋白时。在任何病人中出现与肌肉有关的症状都应考虑,包括弥散性肌肉痛,肌肉触痛,以及肌源性CPK大量增加(超过正常浓度5倍以上),在此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用药。另外,发生肌肉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在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其他贝特类药物合用后会增加(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由于处方中乳糖的存在,此药物禁用于患有先天性半乳糖症,葡萄糖或半乳糖吸收障碍综合征,或乳糖酶缺乏症患者。使用注意事项-如果在服用几个月(3~6个月)后,血脂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应考虑补充治疗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一些病人可出现转氨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的。就目前所知,这些似乎表明:在治疗的最初12个月,每隔3个月全面检查转氨酶浓度;当ASAT和ALAT升高至正常值的3倍以上时,应停止治疗。-在与口服抗凝剂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的浓度,以INR表示(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禁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期-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未见有致畸作用。-到目前为至,临床尚未出现致畸和胚胎毒性。但对孕期使用非诺贝特的跟踪不足以排除任何危险,故一般孕妇应禁用。-贝特类药物不用于孕妇,但通过饮食控制不能有效降低高甘油三酯(10g/L)而增加母体患急性胰腺炎危险的情况时除外。哺乳期目前尚无非诺贝特可进入母乳的资料。但在哺乳期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推荐使用普通成人剂量,如有肾功能损害可以减少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禁止与以下药物合并使用+其他贝特类药物:增加不良反应如横纹肌溶解症和两种分子间的药效拮抗作用的发生率。不建议合并使用的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增加肌肉不良反应如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谨慎合用的药物+口服抗凝剂:与口服抗凝剂合用后,增加出血的危险性(由于它们与血浆蛋白发生了置换反应)。对INR进行更频繁的检查和监控。在用非诺贝特治疗期间和停药8天后,调节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微粒化非诺贝特是力平之的一种新型制剂,含有200mg高生物利用度非诺贝特。非诺贝特可降低血清胆固醇20-25%,降低甘油三酯40-50%。-胆固醇的降低是通过降低低密度动脉粥样化成分(VLDL和LDL),并且通过降低总胆固醇/HDL胆固醇比率取得的(该比率在动脉粥样化高脂血症中升高),从而改善了血浆中胆固醇的分布。-高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疾病危险的关系已得到证实。低水平的HDL可增加冠状动脉疾病危险。甘油三酯升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但还不能确定这种关系是独立存在的。另外,甘油三酯可能不仅与动脉粥样化有关,而且与血栓形成有关。-通过有效延长治疗期(显著降低胆固醇),血管外胆固醇的沉积(腱和结节黄瘤)能够有明显的消退,甚至完全消除。-在高脂血症病人中非诺贝特有利尿酸的作用,可使血浆中尿酸平均降低25%。-非诺贝特治疗增加apoA1、降低apoB,从而改善apoA1/apoB比率,该比值被认为是动脉粥样化的标志。-动物研究和人体临床研究表明,非诺贝特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该作用是通过降低ADP、花生四烯酸和肾上腺素所致的凝集反应而实现的。-非诺贝特通过激活PPARα(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激活脂解酶和减少载脂蛋白CIII合成,使血浆中脂肪降解和甘油三酯清除明显增加。毒理研究在使用剂量超过45mg/kg时发现了小鼠和大鼠肝脏的肿瘤和/或肝细胞癌,在此剂量下同样发现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瘤和腺癌,在长期应用60mg/kg的大鼠睾丸发现了间质细胞瘤。致癌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非诺贝特治疗的啮齿动物的肿瘤发生率分别在3个器官明显增加:肝脏(肿瘤和肝细胞癌)、胰腺(腺泡细胞瘤和腺癌)和睾丸(间质细胞瘤)。大鼠和小鼠的毒性研究结果显示:过度的过氧化氢酶刺激会引起毒性反应出现。这种变化仅在小啮齿动物出现,其它动物标本中尚未发现。且与人类的治疗无相关性。下列实验结果证实非诺贝特无潜在的致突变作用:艾姆斯试验(Amestest)、小鼠淋巴组织瘤实验、染色体畸变实验以及不定期的DNA合成实验等。生殖研究表明,非诺贝特无致畸作用,但当使用孕妇毒性剂量时,在大鼠和兔子可以引起某些胚胎毒性。当大鼠使用剂量为75mg/kg/天以上时,会出现延迟分娩和减少出生后存活率。
【包装规格】:
200mg*10s/盒,200mg*10s/盒,200mg*10s/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