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尿激酶
品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包括急性广泛性肺栓塞、胸痛6—12小时内的冠状动脉栓塞和心肌梗死、症状短于3—6小时的急性期脑血管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和其他外周动脉栓塞症状严重的骼-股静脉血栓形成者。也用于人工心瓣手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保持血管插管和胸腔及心包腔引流管的通畅等。溶栓的疗效均需后继的肝素抗凝加以维持。
注射用尿激酶是一种溶栓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纤溶系统来溶解纤维蛋白而发挥溶栓作用。根据药品说明书,注射用尿激酶用于肺栓塞时,初次剂量为4400单位/公斤体重,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配制,以90毫升/小时速度在10分钟内滴完;其后以每小时4400单位的给药速度,连续静脉滴注2小时或12小时。肺栓塞时,也可按每公斤体重15000单位生理盐水配制后肺动脉内注入;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调整剂量,间隔24小时重复一次,最多使用三次。对于心肌梗死,建议以生理盐水配制后,按6000单位/分速度冠状动脉内连续滴注2小时,滴注前应先行静脉给予肝素2500-10000单位。疗程的具体时间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从几天到几周不等。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时间安排,并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
该药可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如肺栓塞、冠状动脉栓塞、脑血管栓塞以及某些外周动脉栓塞等。使用注射用尿激酶可能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反应;也可能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其他血液学异常。该药禁忌包括急性内脏出血、急性颅内出血,陈旧性脑梗死、近两月内进行过颅内或脊髓内外科手术、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出血素质、严重难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相对禁忌症包括延长的心肺复苏术、严重高血压、近4周内的外伤、3周内手术或组织穿刺、妊娠、分娩后10天、活跃性溃疡病。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