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羧苄西林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是什么

2025-03-27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是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该药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胸腹腔感染、败血症等。注射用羧苄西林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电解质紊乱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注射用羧苄西林钠前,请务必告知医生您的详细病史并进行皮试。

1.过敏反应:使用注射用羧苄西林钠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并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2.消化道反应: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肝肿大等症状,同时ALT、AST、肌酐水平也可能升高。

3.神经系统反应:大剂量静脉注射可能导致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并可能伴随高钠和低钾血症的发生。

4.代谢性酸中毒:由于本品为弱酸,当血药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对于已存在酸中毒的肾病患者更为常见。

5.其他不良反应:长期或大量使用本品可能导致念珠菌二重感染,还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该药禁忌包括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