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唑来膦酸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024-01-12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注射用唑来膦酸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需考虑胃肠道穿孔、急性肾损伤、低钙血症、颌骨坏死以及下颌骨愈合迟缓等风险反应。

1.胃肠道穿孔

该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减少骨质吸收,从而达到增加骨密度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可能导致消化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引发腹腔感染或脓毒症。

2.急性肾损伤

由于该药具有高度亲脂性,可与含钙离子的凝血因子Ⅱ、Ⅹa及蛋白C等特异结合,引起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导致急性肾损伤。容易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3.低钙血症

该药物能与骨骼中的钙离子结合,使血液中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诱发低钙血症的发生。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功能。

4.颌骨坏死

唑来膦酸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长期使用会导致颌骨缺乏正常生理刺激,易发生硬化,甚至出现坏死的情况。表现为颌部疼痛、肿胀、咀嚼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5.下颌骨愈合迟缓

唑来膦酸可以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延缓新骨形成的速度,影响下颌骨的愈合过程。可能会延长恢复时间,导致下颌骨愈合迟缓,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在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时需密切监测上述潜在风险,定期评估肾脏功能和电解质水平。老年患者尤其要警惕心血管事件风险,避免过度使用该药物。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