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氯化钾
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后引起的低钾血症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注射用氯化钾是一种电解质平衡调节剂,主要用于纠正低钾血症。注射用氯化钾可用于治疗低钾血症,并预防因某些疾病导致的低钾血症。此外,在特定情况下,它也可用于控制严重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使用注射用氯化钾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1.适应人群:注射用氯化钾适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无法通过口服途径补充钾离子的人群。
2.用法:通常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进行滴注。避免直接静脉推注或推注。补钾剂量、浓度和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包括临床症状、血钾水平以及心电图表现。钾浓度不应超过3.4g/L(45mmol/L),补钾速度不应超过0.75g/小时(10mmol/小时),每日补钾量为3-4.5g(40-60mmol)。在严重的心律失常情况下,如尖端扭转型心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反复发作多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等,可以增加钾盐浓度至0.5%或更高,并加快滴速至1.5g/小时(20mmol/小时),此时补钾量可能高达每日10g或以上。对于紧急情况,补钾浓度和速度可以超过常规标准,但必须密切监测血钾和心电图,以预防高钾血症的发生。对于儿童,补钾剂量应按体重每日0.22g/kg(3mmol/kg)或按体表面积计算3g/m2。
该药的副作用包括:
1.静脉滴注浓度较高,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
2.滴注速度较快或原有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发生高钾血症。一旦出现高钾血症,应紧急处理。该药禁忌包括:
1.高钾血症患者。
2.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