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胶囊过量使用的后果

2024-01-11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见的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如果只是偶尔一次服用过多的对乙酰氨基酚,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如果长期大量使用该药物,则可能会引起肝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一、短期大量用药

1.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主要是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胃黏膜血流量,降低胃黏膜防御功能所致。

2.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晕眩等症状,可能是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影响中枢神经功能所致。

3.血液系统异常:大剂量应用时可导致白细胞缺乏症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偶有水肿性皮疹、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表现。

4.其他:部分患者还可能因服药不当而发生肝毒性,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黄疸和/或胆红素升高,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数日至数周内出现,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

二、长期大量用药

若长期大量吃对乙酰氨基酚,可增加罹患慢性肝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概率增加。此外,对于老年人而言,长期大量吃此药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因此不建议随意长期大量吃对乙酰氨基酚。

当需要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止痛退烧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明确具体用法用量,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疗程使用,避免滥用。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自身情况,一旦出现上述副作用,应及时就医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