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与成分

2024-01-05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是一种用于儿童的液体药品,它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葡萄糖和氯化钠等。其中,葡萄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能够帮助身体获取所需的能量;而氯化钠则有助于保持机体内的正常电解质平衡。该药主要用于补充热能和体液,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能量不足或者脱水症状的情况。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需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具体来说,小儿每次输液的速度应在每小时50至100毫升之间;而对于新生儿或早产儿,则建议将输液速度控制在每小时不超过100毫升,并且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以及体重)进行适当的调整。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用药。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若大量、快速地静脉滴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脑水肿、肺水肿、肢体末端水肿、代谢性酸中毒、体液滞留、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溶血现象等。特别是对新生儿和早产婴儿而言,当输液速率高于每小时100毫升时,有可能引发体内水分积聚的问题。此外,在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的过程中,过度补充含葡萄糖的液体可能导致医源性的高渗透压非酮症昏迷的发生。长时间单独依赖此剂型补充也可能引起血液中的钾离子和磷酸根水平下降的现象。同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也存在潜在风险,例如伴随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者原本就具有低血糖倾向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反应性低血糖事件。因此,请务必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南来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不适或其他异常状况,请立即停药并向专业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