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颗粒的作用不包括哪些

2024-03-11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抗病毒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玄参等中药材。其作用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和凉血泻火,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性肝炎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抗病毒颗粒中的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而其中的石膏能够起到退烧的效果,并且还有清肺胃热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咳嗽、咳痰的症状。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2.急性传染性肝炎:由于抗病毒颗粒中的大部分药材都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对于患有急性传染性肝炎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可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有助于病情恢复。

3.流行性乙型脑炎:如果患者受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剧烈呕吐、昏迷等情况发生。此时则需要及时遵医嘱服用抗病毒颗粒进行治疗,因为该药物属于纯中药制剂,不仅不会加重病情,而且也不会影响到胎儿发育。

4.其他情况:除以上常见功效与作用以外,该药物还可用于治疗腮腺炎、流感、水痘、麻疹等疾病。若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此药。此外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疹等不良反应。若服药三天后症状无缓解,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