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阿司匹林肠溶片
【英文名称】:
Aspirin
【汉语拼音】:
Putaotang Lühuana Zhusheye
【适应症】:
抑制血小板聚成,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和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塞、偏头疼、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漏和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不恰当应用可有:1血压升高、头痛、头昏。2体重增加,出现水肿。3血容量增加导致心率加速、胸闷、气急、肺部哮鸣音。
【禁忌】:
有下列疾病者禁用:1心力衰竭。2肺水肿。3脑水肿、颅内压增高。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对利尿剂反应不佳者。5高钠血症。6糖尿病。7血浆蛋白过低者。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慎用:(1)高血压。(2)有水肿或有水肿倾向者(如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水、特发性水肿)有高度浮肿伴有低钠血症者尤应注意。(3)心、肾功能不全。(4)低钾血症。(5)周期性麻痹。2使用时应随访检查:(1)监测体内的各种电解质(K+、Na+、Ca2+)及酸碱平衡指标。(2)肾功能。(3)血压及心肺功能。(4)血容量,还应注意剂量的多少及滴注的速度,
【儿童注意事项】:
小儿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
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有关,
中国尚不多见。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在妊娠头3个月应用本品可致畸胎,如脊椎裂、
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在人
类也有报道在应用本品后发生胎儿缺陷者。此外,在妊娠后3个月长期大量应用
本品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在妊娠的最后2
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
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曾有
报道,在妊娠晚期因过量应用或滥用本品而增加了死胎或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
(可能由于动脉导管闭锁、产前出血或体重过低)。但是应用一般治疗剂量尚未
发现上述不良反应。
本品可在乳汗中排泄,哺乳期妇女口服650mg,5~8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
度可达173~483μg/ml。故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婴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禁用:氨甲蝶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增加氨甲蝶呤的血液毒性(水杨酸和氨甲蝶吟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减少氨甲蝶呤的肾清除)(见禁忌)。
合用时应慎重:1.氨甲蝶呤(剂量小于15mg/周):增加氨甲蝶呤的血液毒性(水杨酸和氨甲蝶呤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减少氨甲蝶呤的肾清除)。 2.布洛芬:合用布洛芬会干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具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可使阿司匹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受限(见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
钠和氯是细胞外液的重要组成成份,适量的氯化钠可维持正常的血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人体血清中钠浓度保持恒定,一般在135~145mmol/L,氯化钠的丧失常伴有水分丧失,丧失的比例不同可造成血液高渗或低渗状态。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营养成份,每1g葡萄糖可产生4千卡热能,故用来补充热量。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用作补充水分、热量、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