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的区别
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外感风寒是由于身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而引起的疾病;而外感风热则是由于身体受热气影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2.症状:外感风寒患者通常会感到畏寒、发热、头痛、喉咙痛等症状,并且可能会出现流鼻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而外感风热则会出现发热、咽喉肿痛、口渴、出汗多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反应。3.治疗方法:对于外感风寒的治疗,一般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进行调理,如服用具有驱寒作用的中药汤剂或者针灸穴位来缓解症状;而对于外感风热,则需要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例如板蓝根颗粒、银翘片等。总的来说,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在临床上需根据不同的病症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
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吃什么药
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可以遵医嘱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糖浆、半夏露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1.感冒清热颗粒:该药物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荆芥穗、薄荷油、防风、柴胡等。具有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导致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症状。2.小青龙颗粒:小青龙颗粒也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附子等中药材组成。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邪犯胃所导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急不得卧、痰多稀白等症状。3.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丸是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陈皮等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痰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导致的咳嗽、咳痰不爽、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肢体酸楚等症状。4.杏苏止咳糖浆:杏苏止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苦杏仁、法半夏、茯苓、生姜、甘草、陈皮、款冬花、瓜蒌皮等中药,具有宣肺散寒、镇咳祛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导致的咳嗽气逆、咳痰不爽、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等症状。5.半夏露口服液:半夏露口服液主要是由姜半夏、南星、天南星、枳实、厚朴、茯苓、橘红、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导致的咳嗽痰多、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外感风寒流鼻涕吃什么药
出现外感风寒、流鼻涕的症状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伤风停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1.感冒清热冲剂:主要由荆芥穗、薄荷油、防风、柴胡、葛根等成分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头痛、恶寒身痛等症状。2.正柴胡饮颗粒:主要由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甘草等成分组成。具有发汗解表、疏肝下气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多、胸闷呕逆等症状。3.伤风停胶囊:主要由麻黄、桂枝、白芷、陈皮、半夏(制)、干姜、细辛、苍术(炒)、苦杏仁、桔梗、甘草等成分组成。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所导致的伤风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咽喉肿痛、咳吐不爽、口渴欲饮、舌苔微黄、脉浮数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症状持续未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联系电话:19913891679
QQ:2359636729
微信:19913891679
联系时请备注39药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