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西林干混悬剂的药理机制

2024-01-11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氨苄西林干混悬剂的药理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干扰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以及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

一、作用机理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氨苄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其通过与细菌细胞壁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使细菌膨胀裂解死亡。此外,氨苄西林还可以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再生,进一步增强杀菌效果;

2.干扰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氨苄西林可以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影响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从而起到抑菌或杀菌的作用;

3.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氨苄西林还能够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粘肽的聚积,使其不耐受渗透压而溶解破裂,同时还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进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二、临床应用

氨苄西林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如扁桃体炎、咽峡炎、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子宫内膜炎及腹膜炎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此药,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