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可服用银黄颗粒吗
咽喉炎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银黄颗粒进行治疗。银黄颗粒为中成药,主要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组成,具有疏风散热、利咽消肿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症见咽喉肿痛、口燥咽干;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因此,该药物对咽喉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用药期间,患者应注意避免食用辛
2025-01-31 08:01
银黄颗粒可治咽喉炎吗
银黄颗粒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银黄颗粒为中成药,其中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有疏风散热的作用,而黄芩性苦寒,入肺、胆经,善清上焦火热及痰湿,二者配伍使用,有利于改善上述病症所致的喉咙肿痛、口燥咽干等症状。但需注意的是,该药物需遵医嘱按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增加用药量,以
2025-01-15 08:08
银黄颗粒能治好咽喉炎吗
银黄颗粒能辅助治疗咽喉炎。银黄颗粒中金银花提取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而连翘提取物则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因此此药对细菌性和病毒性咽喉炎均有一定疗效。此外,该药物中的黄芩苷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效果,可减轻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从而缓解疼痛症状。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则需慎用银黄
2024-12-12 08:01
银黄颗粒可以和小儿感冒颗粒一起吃吗
银黄颗粒可以与小儿感冒颗粒同用。 银黄颗粒为一种中成药,主要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组成,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而小儿感冒颗粒是一种复方制剂,其组成为连翘、板蓝根、地黄、薄荷油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
2024-10-22 08:01
肺宁颗粒和银黄颗粒能一起吃吗
肺宁颗粒和银黄颗粒通常可以一起吃,但需谨慎并遵循医嘱。肺宁颗粒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喘,而银黄颗粒则适用于风热感冒、喉痛等。两者作用范围不同,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服用,不会产生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或有药物
2024-09-30 10:14
嘴角烂了能吃银黄颗粒吗
嘴角烂了可以吃银黄颗粒。 银黄颗粒是一种中成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等病症,而嘴角烂了通常与局部皮肤损伤有关,不涉及上述适应证。因此,该药物不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患者对银黄颗粒中
2024-09-28 08:48
扁桃体发炎吃银黄颗粒有用吗
银黄颗粒对扁桃体发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和缓解炎症。扁桃体发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而银黄颗粒中的金银花、黄芩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缓解炎症症状。因此,银黄颗粒对
2024-09-14 17:11
银黄颗粒能和阿莫西林一起服用吗
银黄颗粒可以和阿莫西林一起服用 。<p></p>银黄颗粒为中成药,具有清热疏风、利咽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症见咽干、声音嘶哑;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p></p>阿莫西林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
2024-09-13 22:28
银黄颗粒和板蓝根可以一起吃吗
银黄颗粒和板蓝根可以一起吃。 银黄颗粒为中成药,由金银花、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可用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咽干、咽痛症状。而板蓝根属于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改善外感发热、喉
2024-08-31 11:52
银黄颗粒和蒲地蓝口服液可以一起吃吗
银黄颗粒和蒲地蓝口服液可以一起吃。 银黄颗粒和蒲地蓝口服液都属于中成药,其中银黄颗粒含有金银花、黄芩等成分,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蒲地蓝口服液含有多味中药材,具有抗病毒、消炎利咽的作用。两种药物合用可以
2024-08-31 11:52
相关问答
更多推荐耳鼻咽喉科专家
查看更多济南中医癫痫病医院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癫痫病、继发性癫痫病、难治性癫痫病、脑血管病、原发性头痛、睡眠障碍、痴呆及帕金森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抑郁、焦虑等情志障碍,对癫痫病、眩晕病尤其是耳石症的手法复位也有独到见解!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擅长:刘毅东医生擅长男性疑难病的诊疗,对久治不愈的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疾病的诊疗,采用独特方法,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尤其专长于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男科方面的整形手术。同时在男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的深造,并结合临床运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济南中医癫痫病医院
擅长:擅长原发性癫痫病、继发性癫痫病、难治性癫痫病等各类癫痫疾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变性病的诊疗,对癫痫病、头晕、头痛等病症也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擅长:肝病、肝炎、肝硬化、乙肝、丙肝抗病毒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重型肝炎、并发症及危重症的抢救具有很深的造诣。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肝病的诊断治疗。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善于处理专业技术难题,指导省内医疗单位疑难传染病的诊断治疗。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擅长: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分泌性中耳炎,人工听力重建(电子耳蜗、振动声桥、骨桥),听神经瘤,面神经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