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眩宁颗粒的药理机制

2024-01-16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抑眩宁颗粒具有抗胆碱能作用、镇静作用、抑制神经递质重摄取作用、中枢抑制作用、外周血管扩张作用等作用机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病因不同,用药效果和副作用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时需遵医嘱。

1.抗胆碱能作用

抑眩宁颗粒中的盐酸氯丙嗪通过竞争乙酰胆碱受体,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从而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晕动病引起的恶心、呕吐,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进行治疗。

2.镇静作用

抑眩宁颗粒中的地西泮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增强大脑皮层功能抑制过程,使精神兴奋性降低,产生镇静效果。对于焦虑、紧张等情绪引起的不适,可以考虑应用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如唑吡坦来改善睡眠质量。

3.抑制神经递质重摄取作用

抑眩宁颗粒中舍曲林片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增加突触间隙内5-羟色胺浓度,发挥抗抑郁作用。针对抑郁症患者出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情况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4.中枢抑制作用

抑眩宁颗粒中的阿普唑仑片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发挥作用,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的作用。若患者存在失眠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三唑仑进行调理。

5.外周血管扩张作用

抑眩宁颗粒中的硝苯地平片通过阻断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导致血管扩张。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控制不佳时,需要调整降压方案,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更换为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等进行治疗。

建议密切监测任何新出现的症状或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头部CT扫描、前庭功能测试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

相关文章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