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泛影酸钠的药理机制

2024-01-15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药品卡片#注射用泛影酸钠通过与含钠溶液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使造影剂显影,以显示体内结构。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注射部位血管痉挛、注射部位静脉栓塞、注射部位感染等病因可能导致造影剂排泄延迟或吸收异常,引起不良反应。

1.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肾脏代谢废物和药物的能力下降,影响泛影酸钠的排泄。因此,在使用泛影酸钠时需要调整剂量以减少对肾脏的影响。

2.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免疫应答的一种变态反应,导致出现红斑、水肿等不适症状。针对药物过敏的处理包括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给予抗组胺药如异丙嗪进行治疗。

3.注射部位血管痉挛

注射部位血管痉挛可能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诱发疼痛。对于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或者遵医嘱口服硝苯地平片来缓解。

4.注射部位静脉栓塞

注射部位静脉栓塞是指血液凝固块阻塞了静脉,使静脉内的液体回流受阻,进而引发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血小板凝聚类药物进行干预。

5.注射部位感染

注射部位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皮肤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针对此类感染,患者需按医嘱采用碘伏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并配合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切开引流。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特别是对有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