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的药理机制

2024-01-12 来源:39健康网 举报/反馈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通过H+/K+-ATP酶抑制作用、胃黏膜保护作用、抑制胃蛋白酶原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修复、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等机制发挥作用。该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相关疾病。

1.H+/K+-ATP酶抑制作用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上的H+/K+-ATP酶,从而减少胃酸的产生。此作用有助于缓解胃溃疡等引起的上腹部不适和疼痛。

2.胃黏膜保护作用

该药物能够通过增强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来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内镜检查前给予患者适量的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可以减轻因检查引起的压力而造成的损伤。

3.抑制胃蛋白酶原分泌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原。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可降低其分泌量,进而减少胃内容物对胃壁的刺激。如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胆汁反流者,使用本品后可使胃黏膜炎症程度减轻。

4.促进胃黏膜细胞修复

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能够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比如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适当增加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的剂量,以期加速病情恢复。

5.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

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胃部的一种细菌,会导致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能够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可以通过口服联合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根治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胃镜以及碳呼气试验,监测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清除。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能含有幽门螺杆菌的食物,如生肉或未经充分加热的海鲜。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