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①《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②《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③陶弘景:"疗诸瘘疥。"④《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⑤《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⑥《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⑦《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漏芦
【别名】: 野兰(《本经》),鬼油麻(《日华子本草》),独花山牛蒡、和尚头花。
【英文名称】: Rhapontici Radix。
【汉语拼音】: loulu
【成份】:   1.祁州漏芦 含挥发油。   2.华东蓝刺头 根含挥发油,已分离出24种成分:柠檬烯(limonene),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ξ-愈创木烯(ξ-guaiene),α-及β-檀香萜烯(santa-lene),葎草烯(humulene),表-β-檀香萜烯(epi-β-santalene),反式丁香烯(caryophyllen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须式-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丁香烯氧经物(caryophyllene oxide),苯并(1,2:5,4)联噻吩,6,10,14-三甲基-2-十五碳烯(6,10,14-TCMLIBimethyl-2-pentadecene),5-(3-丁烯-1-炔基)联噻吩[5-(3-buten-1-ynyl)bithiophene],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lphyhalate),十产烷酸(hexadecanoic acid),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methyl9,12-octadecadienoate),9-十八碳烯酸甲酯(methyl 9-octdecenoate),9-12-十八碳二烯酸(9,12-octadeca-dienoic acid),α-三联噻吩(α-terthiophene)。还含5(4-O-异戊酰-1-炔基)联噻吩[5-(4-O-isopentanoylbutyn-1-yl)-2,2-bithio-phene],异卡多帕亭(isocardopatine),卡多帕亭(cardopatine),5-(3,4-二羟基-1-丁炔基)-2,2-联噻吩[5-(3,4-dihydroxybutyn-1-yl)-2,2-bithiophene]。又含地榆糖甙(ziyulucoside)I,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ol acetate),熊果酸(ursonic acid),三十烷酸(TCMLIBiacon-tano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rcosterol)。   3.新疆蓝刺头 根含生物碱:卡多帕亭,异卡多帕亭。蓝刺头碱(echinopsine),蓝枣砂定碱(echinopsidine),蓝刺头胺(echinoramine),蓝刺头醚碱(echinorine)。又含三萜成分:α-香树脂醇(α-amyrin),α-香树脂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冬青叶豚草酸(ilicic acid),木香酸(costic acid)。种子含蓝刺头宁碱(echinine)。
【加工采集】: 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药材鉴别】: ①祁州漏芦干燥根呈圆锥形或破裂成较大的块状,多扭曲,长10~30厘米,中部直径1~2厘米。外皮灰褐色或棕黑色,多纵沟及交叉的网状裂纹,时有浮皮,顶端常见灰白色丝状毛茸。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有灰黄色菊花纹及裂隙,中心灰黑色或棕黑色。臭特异,味微苦。以外皮灰黑色、条粗、质坚、不裂者为佳。主产河北、辽宁、山西。此外陕西、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亦产。②禹州漏芦为蓝刺头的干燥根,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稍扭曲,长10~30厘米,直径1~2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黄色,粗糙,有纵皱纹,顶端丛生棕色硬毛,为残存的叶柄维管束,下端偶有分枝。质坚,不易折断,断面外圈褐色,内有黄、黑相间的菊花纹。无臭,味微涩。以条粗、坚实者为佳。主产安徽、湖北、河南等地。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等地尚有以菊科植物东南蓝刺头的根作禹州漏芦使用。在新疆地区又以菊科植物新疆蓝刺头的根作漏芦使用。
【药理作用】: 新疆蓝刺头: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蓝刺头碱的作用与士的宁相似,小剂量对动物表现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引起痉挛,以后出现全身抑制,对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有苏醒作用,并能兴奋神经肌肉装置,促进周围神经的恢复过程。临床上可治疗各种不全麻痹症及由于末梢或中枢性运动神经原传导障碍之瘫痪,对全身性衰弱基础上的血管性营养不良的病人有强壮作用。对实验性创伤性麻痹亦有治疗作用。②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蓝刺头碱对麻醉猫可引起血压下降,心收缩力增强,对离体蛙心可使心收缩张力上升,收缩幅度减弱,高浓度可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对离体兔耳表现血管扩张。国外将其果子用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作为强心剂。③其他蓝刺头碱可使猫离体肠管张力增加,对兔离体肠管则抑制。其致痉作用较士的宁弱,提高反射活动的剂量(3~6毫克/公斤)与致死量(600~650毫克/公斤)相差很大,毒性较低。
【炮制】: 拣净杂质,去毛,洗净,润透,切片晒干。《雷公炮炙论》:凡使漏芦,细锉,拌生甘草相对蒸,从巳至中,去甘草净拣用。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①《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②《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③陶弘景:"疗诸瘘疥。"④《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⑤《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⑥《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⑦《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性味】: 苦咸,寒。①《本经》:"味苦咸,寒。"②《别录》:"大寒,无毒。"③《本草正》:"味微咸,性寒,有小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 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①《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②《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③《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贮藏】:   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副作用】: 临床有报道,过量服用漏芦发生中毒一例。
【归经】: 归胃;大肠;肝经
【备注】:   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等地尚有以菊科植物东南蓝刺头的根作禹州漏芦使用。在新疆地区又以菊科植物新疆蓝刺头的根作漏芦使用。   对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常与连翘、大黄等配合应用;对于乳房红肿疼痛欲成痈肿者,常与瓜蒌、蒲公英、贝母等配合应用。本品且能通乳汁,与通草、王不留行等配伍,又可用于乳汁不下。又可用于各种肿瘤。如用于肝肿瘤,常与半枝莲、半边莲、石见穿等配合应用。
【植物形态】: ①祁州漏芦,又名:和尚头、独花山牛蒡。多年生草本,高25~65厘米。主根粗大。茎直立,单一,密生蛛丝状毛及白色柔毛。基生叶有长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浅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中部叶及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大形,直径5~6.5厘米;总苞广钟形,总苞片干膜质,多列,外列与中列匙形,先端有扩大成圆形撕裂状的附属体,最内一列狭披针形或线形,较外列为长;花全部管状花,淡红紫色;花冠长2~3厘米,先端5裂;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紫色。瘦果倒圆锥形,长约5~6毫米,黑褐色,有宿存之羽状冠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路边。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②蓝刺头,又名:华州漏芦、禹州漏芦。多年生草本,高35~65厘米,全株被白色蛛丝状毡毛。茎直立。叶互生,近根部叶较大,有柄;茎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6厘米,羽状分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边缘有尖刺,上面暗黄绿色,被蛛丝状毛,下面密被白色蛛丝状毡毛,呈白色。多数小头状花序集合成圆球形,直径2.3~3.5厘米;小头状花序有白色刚毛状的外总苞,基部联合,向上有鳞片状总苞2轮,内轮较外轮长,披针形,长约1厘米,宽约2毫米,中脉顶端伸出成刺,上郎天蓝色,下部淡绿白色;总苞内有一管状花,长约1.5厘米,先端5裂,天蓝色,冠毛不发达;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倒钟形,被茸毛,柱头2裂。瘦果杯状,被白色长毛。花期7~9月。果期10月。生于山坡草丛中及山野向阳处。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江苏、湖北等地。本植物的花序(追骨风)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临床应用】:   1. 用治疮痈初起,以及乳汁不下、乳房肿痛等症。本品苦寒,有清热解毒消痈的功效,对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常与连翘、大黄等配合应用;对于乳房红肿疼痛欲成痈肿者,常与瓜蒌、蒲公英、贝母等配合应用。本品且能通乳汁,与通草、王不留行等配伍,又可用于乳汁不下。   2. 用于各种肿瘤。   漏芦在临床上又可用于各种肿瘤。如用于肝肿瘤,常与半枝莲、半边莲、石见穿等配合应用。
【用药部位】: 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
【来自何书】: 《本经》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
用药咨询
漏芦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漏芦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补肝肾、强筋骨、利尿的功效,对于治疗乳痈肿痛、痈疽疮毒、瘰疬等病症具有一定作用,但对于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者等人群一般禁用。1、功效与作用漏芦根是一种中药材,为五加科植物小根蒜或小根蒜母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补肝肾、强筋骨、利尿的功效,对于治疗乳痈肿痛、痈疽疮毒、瘰疬等病症具有一定作用。漏芦根还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对于治疗淋证也有一定的效果。2、禁忌对于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者等人群一般禁用漏芦根,因为此药物性寒,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同时,孕妇也要禁用此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漏芦治疗什么病
漏芦可以用于治疗乳痈、疮疡肿毒、瘰疬、风湿痹痛、腹痛等病症。1、乳痈漏芦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乳痈,可能会出现乳房红肿、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漏芦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2、疮疡肿毒如果患者存在疮疡肿毒,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漏芦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3、瘰疬瘰疬是指发生在颈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由于正气不足、邪毒侵袭等原因所致,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肿块、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该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漏芦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4、风湿痹痛漏芦还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风湿痹痛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5、腹痛如果存在脾胃虚寒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的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需要注意漏芦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中药漏芦有毒吗
中药漏芦一般有毒,患者在用药时需要在专业医生辨证论治后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中药漏芦是一种中药材,为五加科植物小根蒜或小根蒜母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下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乳痈、瘰疬、乳汁不下、瘰疬结核、热毒血痢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了以上不适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此药物来进行治疗。漏芦是一种有毒的中药材,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可能会导致出现中毒的情况,比如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所以中药漏芦一般有毒。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肥肉、辣椒、胡椒等,同时还应避免喝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品,以免降低药物疗效,影响身体恢复。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了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