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药

类别: 补虚药
补气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痨伤,阳痿,偏、正头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乳痈,月经不调。①《开宝本草》:主风血,去诸冷,浸酒服之。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痨伤,痈毒。③《陕西中草药》:祛风镇痛,补气血,壮筋骨。治头痛,偏头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痨伤。④《西藏常用中草药》:壮阳益肾,活血祛瘀,除风湿疼痛,治阳萎,跌打损伤。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鹿药
【别名】: 九层楼、盘龙七(《贵州民间药物》),偏头七、螃蟹七、白窝儿七、狮子七(《陕西中草药》),山糜子(《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汉语拼音】: luyao
【成份】: 鹿药含异鼠李素-3-O-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
【加工采集】: 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功效主治】: 补气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痨伤,阳痿,偏、正头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乳痈,月经不调。①《开宝本草》:主风血,去诸冷,浸酒服之。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痨伤,痈毒。③《陕西中草药》:祛风镇痛,补气血,壮筋骨。治头痛,偏头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痨伤。④《西藏常用中草药》:壮阳益肾,活血祛瘀,除风湿疼痛,治阳萎,跌打损伤。
【性味】: 甘苦,温。①《开宝本草》:甘,温,无毒。②《陕西中草药》:甘微辛,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烫热熨患部。
【归经】: 肝;肾经
【备注】: 同属植物鄂西鹿药其花被结合成高脚碟形。根茎也同供药用。
【植物形态】: 鹿药多年生草本,高达40厘米。根茎横卧,肉质肥厚,有多数须根。茎单生,直立,有粗毛,下部有鳞片。叶互生,着生于茎的上半部,通常5~7(9)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8~16厘米,宽6~7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边缘及两面密被粗毛;具短柄。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被片6,椭圆形;雄蕊6;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1颗。浆果球形。初绿色,有紫斑,成熟时黄色或淡黄色。花期夏季。生于林下及山坡阴处。分布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同属植物鄂西鹿药其花被结合成高脚碟形。根茎也同供药用。
【用药部位】: 为百合科植物鹿药的根茎及根。
【来自何书】: 《千金·食治》
同类补虚药
淫羊藿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②《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甘草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黄芪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更多同类补虚药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