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盐

类别: 收涩药
治眼目生翳,亦涩昏暗,泪多眵多。①《唐本草》:"主目赤、泪,肤翳眵暗。"②《海药本草》:"主明目消翳,点眼;及小儿无辜疳气。"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绿盐
【别名】: 石绿(《海药本草》),盐绿(《纲目》)。
【汉语拼音】: lvyan
【成份】: 主成分为2Cu2(OH)3C1。理论上含铜59.5%,氯16.6%,水12.7%。
【加工采集】: 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
【药材鉴别】: (1)取本品置闭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并产生灰色之升华物。(检查结晶水)(2)取本品置木炭上灼烧,火焰现蓝色,并在木炭上生淡褐及浅灰白色之被膜,灼热久时则生成金属铜珠。(检查铜盐)(3)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 为5.40(10),5.00(10),2.82(10),2.75(10),2.62(10),1.815(8),1.603(8)。(4)差热分析曲线特征 吸热300℃(大),433℃(中);放热388℃(中),960℃(宽、小)。120-210℃之间失重0.5%,210-430℃间失重5.5%,430℃以后持续失重。
【药理作用】: 天然绿盐为卤化物类矿物的氯铜矿。由于铜溶液与蛋白质化合生成蛋白化合物,其浓溶液用于疡面会起腐蚀作用,而可消云翳。如误服能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腹痛等。吸收进入体内能破坏红细胞并恶化肝功能,出现急性贫血、眩晕、脉细、体温下降,严重时可致痉挛、麻痹而死亡。故只作外用药。另外,用铜炊具进,应该避免与盐及酸性菜肴接触,以免产生铜盐,其中即有绿盐成分。
【功效主治】: 治眼目生翳,亦涩昏暗,泪多眵多。①《唐本草》:"主目赤、泪,肤翳眵暗。"②《海药本草》:"主明目消翳,点眼;及小儿无辜疳气。"
【性味】: ①《唐本草》:"味咸苦辛,平,无毒。"②《海药本草》:"味咸涩。"
【用法用量】: 外用:研细点眼。
【禁忌】: 不宜内服。
【归经】: 肝经
【植物形态】: 斜方晶系。晶体柱状或板状,晶面具垂直条纹。又为纤维状、粒状、肾状、致密状之集合体。颜色有美绿色、翠绿色或黑绿色。条痕为苹果绿色。光泽金刚石状或玻璃状。透明至半透明。解理依轴面而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3~3.5。比重3.75~3.77。性脆。以火烧之,火焰现天蓝色,置闭口管中加热则生水。酸类能溶解之成绿色溶液。产于铜矿氧化带中。
【用药部位】: 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
【来自何书】: 《唐本草》
同类收涩药
罂粟壳
敛肺止咳,涩肠,定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心腹筋骨诸痛,滑精,多尿,白带。①《医学启源》:"固收正气。"②《滇南本草》:"收敛肺气,止咳嗽,止大肠下血,止日久泻痢赤白。"③《纲目》:"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④《本经逢原》:"蜜炙止嗽,醋炙止痢。"⑤《本草从新》:"固肾,治遗精多溺。"⑥《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慢性衰弱之久下痢、肠出血、脱肛、贫血拘挛之腹痛、腰痛、妇女白带。又用于慢性久咳嗽、肺结核、咳血、喘息等症。"
五味子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山茱萸
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更多同类收涩药
用药咨询
绿盐作用效果
绿盐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疲劳、减轻炎症反应等功效。但是绿盐是一种天然矿物盐,使用时需谨慎并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的建议。1.促进血液循环因为绿盐中含有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能够调节体液平衡和血压水平,进而有助于扩张血管,提高血液流动性。适当食用可以辅助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建议患者平时适量摄入。2.增强免疫力由于绿盐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这些物质是免疫细胞合成所必需的原料,能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和活性,从而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经常吃些绿盐有利于提升身体对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的防御能力,降低感染性疾病发生风险。但需注意避免过量食用以防引起水肿等问题。3.改善消化功能绿盐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刺激唾液分泌的作用,可促进食物分解吸收;同时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频率,加速食物残渣排出。对于存在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的人群而言,适当食用绿盐可改善相关不适症状。但是不推荐长期大量食用以避免副作用产生。4.缓解疲劳绿盐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镁元素,这种物质能够起到松弛肌肉组织的效果,使人从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并减少压力感。对于经常感到身心疲惫不堪者而言,适当补充镁元素含量较高的绿盐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过需要留意的是,虽然镁离子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但若摄取过量则会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5.减轻炎症反应因为绿盐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产生的作用,如前列腺素E2等,因此能够有效减轻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对于存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而言,适当食用绿盐可缓解相应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绿盐有一定的消炎效果,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开具的专业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绿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主要用于改善食品色泽及口感,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用于治疗疾病。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在使用任何保健品前都需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免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绿梅花与绿萼梅区别
绿梅花一般是指绿萼梅,绿萼梅与绿茶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外观、功效、应用以及禁忌方面。1、外观绿萼梅外观呈半球形,花朵呈绿色,而绿茶叶外观呈淡绿色,两者的外观是不同的。2、功效绿萼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消食化滞、美容养颜等功效,而绿茶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等功效。3、应用绿萼梅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病症。而绿茶叶可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口干口渴、小便不利、水肿、泻痢等病症。4、禁忌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禁止使用绿萼梅,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同时对于脾胃虚寒、气虚体质等人群也应禁止使用绿萼梅,以免加重病情。5、其他由于绿萼梅和绿茶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因此在睡前饮用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会导致失眠。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也不建议饮用绿萼梅和绿茶叶,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服用。如果用药一段时间以后,症状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隔盐灸用什么盐
隔盐灸可以使用食盐、海盐、青盐、矿石盐、竹盐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盐可以用于隔盐灸,但它们并没有治疗作用,如果需要进行隔盐灸或其他形式的中医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1.食盐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也是制作隔盐灸的主要材料之一。其具有渗透压高的特点,在使用时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适量使用食盐进行隔盐灸可达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但不宜过量,以免引起水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2.海盐海盐取自海水经过蒸发而结晶成的粗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因此也可用于隔盐灸中。该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适当使用海盐进行隔盐灸有利于身体健康,长期坚持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一定好处。3.青盐青盐是一种天然矿物盐,色泽呈青黑色,常被用作隔盐灸中的辅助材料。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能帮助平衡体内电解质。适量摄入青盐有助于维持体内钠水平正常化,但高钠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或心脏负担增加。4.矿石盐矿石盐来自地下岩层,未受污染且保留了原始状态,适合用于隔盐灸。这种盐不含添加剂,纯净度较高,不会引发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由于矿石盐没有添加碘元素,因此不适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大量食用,否则可能加重病情。5.竹盐竹盐是以竹子为载体,经长时间腌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食盐,可用于隔盐灸。竹盐中含有丰富的钙、镁等矿物质,能够起到舒缓压力、镇静神经的效果。对于存在失眠症状的人群而言,适当使用竹盐进行隔盐灸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隔盐灸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操作导致皮肤受损。此外,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谨慎使用上述提及的所有食盐类型进行隔盐灸,以减少潜在风险。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