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栗仁

类别: 其它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失眠。茅栗种仁一两,莲子(去芯)一两,红枣五至七个,白糖二至四两。炖服。"②江西《草药手册》:"治恶刺、铁片入肉。茅栗生果实打烂外敷。"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茅栗仁
【别名】: 栭栗、挒栗、野栗子、毛凹栗子、金栗、野茅栗、毛栗、挒、栭
【汉语拼音】: maoliren
【加工采集】: 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种仁。
【功效主治】: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失眠。茅栗种仁一两,莲子(去芯)一两,红枣五至七个,白糖二至四两。炖服。"②江西《草药手册》:"治恶刺、铁片入肉。茅栗生果实打烂外敷。"
【性味】: 性味:味甘;性平性状:性状鉴别,种仁扁球形,直径0.8-1.3cm,黄白色,粉质。气微,味微甜。
【用法用量】: 内服:炖服,15-30g。
【备注】: 同属植物锥栗(又名珍珠栗)的种仁功用类同,亦同等使用。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柔毛,芽卵形,长2-3mm。叶互生;叶柄长0.6-1cm,有短毛;叶片薄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6-14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圆钝或略近心形,常一侧偏斜,边缘具短刺状小锯齿,羽状侧脉12-17对,上面光亮,脉上有毛,下面褐黄色,具鳞状腺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单生于新枝叶腋,直立,长6-7cm,单被花,雄蕊10-14;雌花生于雄花序下部,通常三花聚生,子房下位,6室。总苞近球形,直径3-4cm,外面生细长尖刺,刺长4-5.5mm,密生,每壳斗有3-7个坚果,常为3个;坚果扁球形,直径1-1.5cm,褐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生境分布:喜光,耐干旱瘠薄,均系野生,常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向阳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台湾等地。
【用药部位】: 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种仁。植物形态详"茅栗"条。同属植物锥栗(又名珍珠栗)的种仁功用类同,亦同等使用。
【来自何书】: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用药咨询
茅栗的功效与作用
茅栗具有补肾壮阳、健脾止泻、强筋健骨、润肠通便、辅助降血压的功效与作用,但患者在食用时应注意适量,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1、补肾壮阳茅栗味甘,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虚所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病症。2、健脾止泻茅栗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虚泄泻所引起的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强筋健骨茅栗具有强筋健骨的功效,适当食用以后,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4、润肠通便茅栗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也可以促进大便的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5、辅助降血压茅栗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元素可以促进体内钠元素的排出,有助于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进而达到辅助降血压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茅栗不能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此外,对茅栗过敏的人群也不宜食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
茅栗根的功效与作用
茅栗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通经活络的功效,对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淋证、黄疸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凉血止血茅根性寒,味甘,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鼻衄、尿血、崩漏等病症。2、清热利尿茅根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病烦渴、小便不利、淋证等病症。3、清热解毒茅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热咳嗽、黄疸、热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4、生津止渴茅根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伤气津引起的口渴、心烦、口干等病症。5、通经活络茅根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病烦渴、中风、偏瘫、胸痹等病症。茅根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要慎用茅根,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茅栗的功效与作用?
你好,茅栗生长于丘陵或山地向阳灌丛中。茅栗的功效与作用:提供热量,栗子中含磷脂,对大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老年人如常食栗子,可抗衰老、延年益寿,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板栗中的纤维素能强化肠道,保持排泄系统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