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类别: 理气药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梅花
【别名】: 绿萼梅,绿梅花,白梅花。
【英文名称】: Mume Flos。
【汉语拼音】: meihua
【成份】: 含挥发油,主要有苯甲酸醛、苯甲醇、4-松油烯醇、棕榈酸、苯甲酸和异丁香油酚等,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绿原酸等。
【加工采集】: 初春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及时低温干燥。
【药材鉴别】: 薄层包谱 取梅花粗粉1g,加甲醇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供点样用。另取绿原酸、芦丁、槲皮素为对照品。取样品与对照品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醇乙酯-甲醇-水-甲酸(13:2.5:1:0.02)为展开剂,展距10cm。挥尽溶剂后,先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绿原酸显蓝色荧光,样品有相同荧光斑点;再喷5%三氯化铝乙醇试剂,吹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芦丁及槲皮素显亮黄色荧光,样品于相同位置有同样荧光斑点。
【性味】: 性平,味微酸。归肝经、胃经、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6g;或入丸、散。外用:鲜品敷。
【禁忌】: 尚不明确。
【归经】: 归肝、胃、肺经
【备注】: 近成熟的果实亦入药,称:"乌梅",能敛肺生津。
【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多分枝。叶互生,叶柄被短柔毛;托叶1对,早落;叶片阔卵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具细锐锯齿,沿脉背有黄褐色毛。花单生或2朵簇生于2年枝上,先于叶开放,白色或粉红色,花梗极短;苞片鳞片状,褐色;花萼5;花瓣单瓣或重瓣,通常5片;雄蕊多数;雌蕊l。核果球形,一侧有浅槽,被毛,绿色,成熟时黄色。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期3~5月。
【临床应用】: 用量2.5~4.5克,煎服。用治肝胃气滞所致胁肋胀痛、脘腹痞痛、暖气纳呆、梅核气等。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理气药
陈皮
降真香
理气,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①《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②《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③《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艾叶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更多同类理气药
用药咨询
梅花癣忌口什么
梅花癣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类食物等。梅花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致病菌引起。这些真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易于生长繁殖,当人体皮肤受损时,它们会趁机侵入并引发炎症反应。梅花癣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边缘清晰,中央有鳞屑,有时伴有瘙痒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形成丘疹、水疱等症状。为了确诊梅花癣,医生通常会进行皮肤镜检查、真菌培养或直接镜检。通过观察皮肤病变特征以及检测到的真菌类型,可以确定诊断。针对梅花癣,一般采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克霉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同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也是重要的辅助措施。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减少真菌滋生的机会。此外,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物品,以免传播疾病。
梅花疹的危害
梅花疹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感染或诱发其他疾病。1.皮肤瘙痒由于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反应,这些抗体会攻击正常细胞并释放炎症因子,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红肿、水疱等症状,并伴有剧烈的瘙痒感。2.疼痛当梅毒螺旋体在体内繁殖时,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对神经末梢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不一,可能是轻微的刺痛或者持续性的剧痛。3.感染如果未及时治疗,梅毒螺旋体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导致新的感染灶形成。这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如脑膜炎、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4.诱发其他疾病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入侵而患病。此时若同时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则更容易被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利用,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对于有高危行为史的人群。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减少感染风险。
梅花针拔罐放血疗法
梅花针拔罐放血疗法可以采用梅花针、中药外敷、穴位按摩等措施进行治疗。1.梅花针梅花针叩刺皮肤后使用火罐吸附于局部并留置一段时间。通过负压吸引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适用于改善因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2.中药外敷将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等功效的中草药如红花、川芎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醋调制成糊状,然后直接涂抹于患处。利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入肌肤,起到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导致的关节肿胀、僵硬及疼痛症状。3.穴位按摩选择合适的穴位如足三里、委中等,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用指腹按揉或轻推穴位,每次约5-10分钟。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也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组织。适用于辅助缓解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酸痛、乏力以及提高身体抵抗力。在接受梅花针拔罐放血疗法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而中药外敷需注意观察患者对药物是否过敏,若出现不适立即停止使用。穴位按摩则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施力点和频率。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