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类别: 补虚药
补中气,祛湿邪。治消渴,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疾,疥癣。①《滇南本草》: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②《医学入门》:补中,止泄。③《纲目》: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④《随息居饮食谱》:杀虫。⑤《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治皮肤瘙庠,疥疮发痒。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泥鳅
【别名】: 鳛、鳅(《尔雅》),鳅鱼(《本草拾遗》),和鳅(《泉州本草》)。
【汉语拼音】: niqiu
【成份】: 可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3克,蛋白质9.6克,脂肪3.7克,碳水化物2.5克,灰分1.2克;又含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肉的脂肪中,含脂肪酸1.3~2.5%。全体100克中含维生素A-70国际单位,维生素A原90国际单位,维生素B1-30微克,B2-440微克,尼克酸4.0毫克。
【加工采集】: 为鳅科动物泥鳅、花鳅、大鳞泥鳅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Gantor)2.Cobitis taenis Linnaeus3.Misgurnus miolepis (Gunther)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效主治】: 补中气,祛湿邪。治消渴,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疾,疥癣。①《滇南本草》: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②《医学入门》:补中,止泄。③《纲目》: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④《随息居饮食谱》:杀虫。⑤《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治皮肤瘙庠,疥疮发痒。
【性味】: 甘,平。①《滇南本草》:味酸甘。②《医学入门》:甘,温,无毒。③《纲目》:甘,平,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烧存性入散剂。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归经】: 脾;肝;肾经
【植物形态】: 1.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16-170,背鳍2,7,臀鳍2,5-6。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2.花鳅,体长4-12cm,为体高的6-7倍,为头长的4-6倍,头很侧扁。眼间隔狭窄。吻颇长,眼小,侧位而高,有小而直立两叉须。鼻孔近于眼,背鳍无硬棘,始点为腹鳍前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圆形。侧线完全。鳞很小。背部及体侧各有较大黑斑点一行,另有三行小点于体侧上部,尾鳍上方有一明显黑点,背、尾鳍有几条黑斑,头上有许多小黑点,有条黑纹由吻达眼。3.大鳞泥鳅,体长而侧扁。体长为体高的5-6.2倍,为头长的4.7-6.2倍。头长为吻长的2.1-2.8倍,为眼径的4.1-8.1倍,口亚下位。须5对,最长1对口须末端达鳃盖骨后缘。鳞埋于皮下,侧线鳞102-107。背鳍2,6,不具硬刺。臀鳍2,5。尾柄较高,具明显的皮褶棱。胸鳍距腹鳍很远。尾鳍圆。肛门位臀鳍起点前。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侧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生境分布:1.喜栖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层富有植物碎屑的游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天气闷热时浮出水面呼吸,水干涸则钻入泥土中一般2冬雌性成熟。6-7月产卵。杂食性。2.喜居于泥底水质较肥的浅静水中,以高等植物叶片为食。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3.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资源分布:1.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2.舂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3.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栽培:生活习性,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养殖技术,泥鳅生长发育到2龄后性腺成熟,雌醺身长度与怀卵量有关,体长20cm的雌鳅怀卵24000粒以上。卵径1.2-1.5mm,黄色半透明,粘性卵。每年5-7月,水温在18-20℃时为产卵盛期.多产在水草丛生的流水处。鳅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水温有关,当水温为15℃时,孵出时间需要4天,当水温25℃时,仅2天即可。初生鱼苗,全长约3.7mm,吻端有粘着器官,可使鱼体悬挂在鱼巢上,依靠卵黄供自身营养。3天后,鱼苗全长5.3mm,腰点出现,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外界食物。这时可钭鱼巢移出孵化池。泥鳅苗种培育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鱼苗培育,将全长5.3mm的鱼苗部育到10mm左右。第2阶段是从1cm培育到3cm或更大。饲养管理,泥鳅饲养管理大致分为孵化管理、鱼苗管理、鱼种管理、成鱼管理等几个时期。饲养3-4个月的鱼种,何等长达100mm,体重可达11g;饲养1年后,体重可达15g。另外,泥鳅也可稻田养殖。也可与其他鱼种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可投喂含有鱼粉、蚕蛹粉、米糠、麸皮等成分的混合饲料,以作补充。每日投喂1-2次。
【临床应用】: 治疗传染性肝炎取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肠内容物排净,然后用干燥箱烘干(温度100℃为宜)研粉,每次10克,日服3次。治疗40例,24例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3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肝缘在肋下0.5~1厘米以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麝浊1单位以下、麝絮+、脑絮++);3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肝缘在肋下1~2厘米以内,肝功能改善;5例无效。曾将20例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分两组对照观察,结果泥鳅粉治疗组7例临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25.8天;保肝疗法对照组4例临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数38天。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对肝功能其他项目的恢复,也较一般保肝药物治疗为快;对迁延型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用药部位】: 为鳅科动物泥鳅的肉或全体。
【来自何书】: 《滇南本草》
同类补虚药
淫羊藿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②《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甘草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黄芪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更多同类补虚药
用药咨询
‹泥鳅治疗肝病的偏方?›
‹泥鳅治疗肝病的偏方?›泥鳅治疗肝病的偏方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泥鳅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并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肝病后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一般治疗:肝病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可能是长期大量饮酒、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可能会使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2.药物治疗: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酒精性肝病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美他多辛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则需及时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石家庄牛皮能吃泥鳅吗
石家庄牛皮能吃泥鳅吗-石家庄看银屑病的医院是:1、石家庄京科中医皮肤病医院,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河北省人民医院,4、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牛皮一般指牛的皮肤,通常情况下,牛的皮肤能吃泥鳅。牛的皮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石家庄牛皮皮癣能吃泥鳅吗
石家庄牛皮皮癣能吃泥鳅吗-石家庄看银屑病的医院是:1、石家庄京科中医皮肤病医院,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河北省人民医院,4、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牛皮皮癣一般指银屑病,银屑病患者通常可以适量吃泥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