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根

类别: 利水渗湿
①《本草图经》:"治痢。"②《福建民间草药》:"治小便淋沥。"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苘麻根
【汉语拼音】: qingmagen
【成份】: 含粘液质,其中有戊糖1.41%、戊聚糖1.25%、甲基戊聚糖5.13%、糖醛酸17.20%和甲基戊糖微量。
【加工采集】: 立冬后拔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功效主治】: ①《本草图经》:"治痢。"②《福建民间草药》:"治小便淋沥。"
【性味】: 苦;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归经】: 肾;膀胱经
【植物形态】: 苘麻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2m。茎枝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圆心形,长5-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细圆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cm,被柔毛,近顶端具节;花萼杯状,密被短绒毛,裂片5,卵形,长约6mm;花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1cm;雄蕊柱平滑无毛;心皮15-20,长1-1.5cm,先端平截,具扩展、被毛的长芒2,排列成轮状,密被软毛。蒴果半球形,直径约2cm,长约1.2cm,分果丬15-20,被粗毛,顶端具长芒2。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生境分布: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我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地均产,东北各地也有栽培。
【用药部位】: 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根,植物形态详"苘麻"条。
【来自何书】: 《蜀本草》
同类利水渗湿药
千金藤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治疟疾,痢疾,风湿痹痛,水肿,淋浊,咽喉肿痛,痈肿,疮疖。①《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瘴疟,痰嗽不利,肿疽,犬毒,癞,杂疹悉主之。"②《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活络,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多发性疖肿,痢疾,毒蛇咬伤,子宫脱垂,咯血。"④《四川常用中草药》:"利尿,定痛,祛风。治心胃痛,腹中痞块,水肿,风肿,痈肿恶疮。"⑤江西《草药手册》:"清下部湿热,治下部湿疮。"⑥《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利湿消肿。治咽喉肿痛,湿热淋浊。"
茯苓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黄瓜
除热,利水,解毒。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汤火伤。①《日用本草》:"除胸中热,解烦渴,利水道。"②《滇南本草》:"解疮癣热毒,消烦渴。"③《陆川本草》:"治热病身热、口渴,烫伤;瓜干陈久者,补脾气,止腹泻。"
更多同类利水渗湿药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