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仁

类别: 清热药
祛风,散热,养肝,明目。治目赤肿痛,昏暗羞明,眦烂多泪,鼻衄。①《本经》:"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②《吴普本草》:"补中强志,明耳目。"③《别录》:"目肿眦烂,齆鼻,破心下结痰痞气。"④《药性论》:"治鼻衄。"⑤《本草拾遗》:"生治足睡,熟治不眠。"⑥《本草蒙筌》:"专治眼科,消上下胞风肿烂弦,除左右眦热障胬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蕤仁
【别名】: 蕤核(《本经》),蕤子(《本草拾遗》),白桵仁、棫仁、美仁子(《药材资料汇编》)。
【英文名称】: Prinsepiae Nux。
【汉语拼音】: ruiren
【成份】: 种子含水分10.36%,灰分1.72%,蛋白质3.53%,脂肪7.57%,纤维56.91%。种仁含油脂36%。
【加工采集】: 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果核呈稍扁的类心脏形,两侧略不对称。表面浅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的网状沟纹。质坚硬。敲开硬壳,内含扁平类圆形或心脏形的种子,种皮棕色至暗棕色,子叶2片,白色肥厚,富油性。气无,味微苦。以浅棕色、饱满肥实者为佳。主产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或敲去内果皮取种仁用。
【功效主治】: 祛风,散热,养肝,明目。治目赤肿痛,昏暗羞明,眦烂多泪,鼻衄。①《本经》:"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②《吴普本草》:"补中强志,明耳目。"③《别录》:"目肿眦烂,齆鼻,破心下结痰痞气。"④《药性论》:"治鼻衄。"⑤《本草拾遗》:"生治足睡,熟治不眠。"⑥《本草蒙筌》:"专治眼科,消上下胞风肿烂弦,除左右眦热障胬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
【性味】: 甘,寒。①《别录》:"微寒,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去油研成膏点眼或煎水洗。
【禁忌】: 《本草经疏》:"目病非关风热,而因于肝肾两虚者,不宜用。"
【贮藏】: 置干燥处。
【归经】: 肝;心;脾;肺经
【植物形态】: 单花扁核木,又名:棫、白桵(《尔雅》),桵(《说文》),椹(《药性论》),蕤李子(《救荒本草》),山桃、小马茹子、马茹。落叶灌木,高达1.5米。茎多分枝,外皮棕褐色;叶腋有短刺。单叶互生或丛生;柄长1~5毫米;叶片线状长圆形,狭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5~10毫米,先端钝,有小突尖或微凹,基部楔形,两侧下延成叶柄,全缘或具疏锯齿。花1~3朵簇生叶腋,直径约1.5厘米,花梗长5~10毫米;萼筒杯状,裂片5,阔而短,绿色:花瓣5,近圆形,有爪,白色;雄蕊10,花药卵圆形,花丝短;雌蕊子房卵圆形,花柱插生于近基部处,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直径1~1.5厘米,熟时黑色,表面微被蜡质白粉。花期4~6月。果期7~8月。生长于山坡或川河间沙丘上。分布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
【临床应用】: 用量5~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去油研成膏状点眼或煎水洗。用治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目暗羞明。
【用药部位】: 为蔷薇科植物单花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
【来自何书】: 《雷公炮炙论》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
用药咨询
蕤仁肉的作用与功效
蕤仁肉在中医临床上具有祛风、散热、养肝、明目等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昏暗羞阴、眦烂多泪、鼻衄、心腹邪热、结气痰痞等病症,现代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疾病,蕤仁肉性味甘、寒,因此肝肾两虚者慎用。临床上可与蝉蜕配伍,可治疗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等,可与白蒺藜配伍,具有加强祛风明目的功效。
葳蕤仁的功效与作用
通常情况下,哼哼是指蝉蜕,具有疏散风热、清肺化痰、止痒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疮毒等病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疏散风热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也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风热感冒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头痛、鼻塞、流鼻涕等现象,甚至还会伴有咽喉肿痛、咳嗽等不适症状。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2、清肺化痰蝉蜕还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肺热咳嗽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存在风热感冒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3、止痒蝉蜕还具有止痒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湿疹引起的不适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具有疏肝明目等功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蕤仁的功效与作用
蕤仁的主要功效是疏风散热、养肝明目。蕤仁是一种特别常见的中药材,蕤仁性味甘冷,无毒,可进入心,肝,脾三经,临床上认为蕤仁具有疏风散热功效、清热解毒作用。外源风热引起目赤肿痛、昏暗羞明、眼睑溃烂、羞明多泪、鼻腔流血等情况,都可考虑服用蕤仁治疗。此外,蕤仁还可以养肝明目,具有一定滋养肝阴、清退虚热、明目的功效,肝肾阴虚不足引起的双目干涩、视物昏花都可使用。临床上,蕤仁常与石斛、菊花、枸杞子同用,也可与熟地、白芍联合应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经期女性、体质虚寒者要慎用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