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瘿

类别: 祛风湿
《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桑瘿
【汉语拼音】: sangying
【加工采集】: 为老桑树上的结节。
【功效主治】: 《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
【性味】: 性味:苦;性平性状:性状鉴别 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外表面灰棕色,有浅棕色点状突起的皮孔。质坚韧,不易折断,劈面黄白色,木纹较细密,有的髓部中空或为朽木状,棕褐色。气微,味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酒浸、醋磨服。
【归经】: 肝;胃经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外,多为人工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用药部位】: 为老桑树上的结节。植物形态详"桑叶"条。
【来自何书】: 《百草镜》
用药咨询
气瘿肉瘿石瘿如何区别?
肉胆相当于甲状腺腺瘤或囊肿,颈前部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晰,随吞咽而移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主要是喉前淋巴结两侧结块和肿胀,并随吞咽作用而上下移动。在初期,它一般是小的,而且生长也比较慢,处理主要是花坛三节清干明。此外,如果气胆增加,它将伴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手术切除。
肉瘿和气瘿的区别
肉瘿和气瘿的区别在于结节大小、触痛情况、生长速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以及治疗方式。1.结节大小肉瘿的结节数量通常较少,且体积较大,直径可达数厘米;而气瘿则表现为多个小结节分布于甲状腺各处,结节直径一般小于2cm。2.触痛情况触摸肉瘿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疼痛或不适;而气瘿则通常不伴有触痛。3.生长速度肉瘿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在短期内可能出现明显增大;而气瘿的生长速度较缓慢,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达到一定大小。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肉瘿常伴随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悸、体重下降等;而气瘿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5.治疗方式肉瘿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气瘿可通过针灸、中药调理等方式进行治疗。针对肉瘿和气瘿这两种疾病,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避免食用含碘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维护甲状腺健康。
肉瘿和气瘿的区别
肉瘿和气瘿的区别一般在于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1、病因肉瘿多因情志内伤、饮食不当、房劳过度等原因引起。气瘿多因情志内伤、水土不服、劳伤过度等原因引起。2、症状肉瘿的症状一般有颈部肿大、颈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气瘿的症状一般有颈部肿大、颈部疼痛、胸闷、咳嗽等。3、治疗肉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夏枯草胶囊、小金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气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四海舒郁丸、小金丹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两者的区别还有预后不同等。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