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
沙苑子
【别名】:
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潼蒺藜,沙蒺藜,夏黄草
【英文名称】:
Astragali Complanati Semen。
【汉语拼音】:
Shā Yuàn Zǐ
【成份】:
沙苑子含脂肪油、维生素A类、生物碱、黄酮类、酚类、鞣质、蛋白质、氨基酸、及硒、铜、锌、锰、铁、镁、铬、钙等元素。种子富含油脂,约占种子重量的5%,油中至少含有14种脂肪酸,包括庚烯酸、十四酸(肉豆蔻酸)、十五酸、十六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油烯酸、花生酸、二十烯酸、二十二酸(山萮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总酸的40%。另含β-谷甾醇。此外,种子尚含多种氨基酸,从乙醇提取物中分得沙苑子甙(complanatulside,鼠李柠檬素-3,4’-O-β-D-双葡萄糖甙)。
【加工采集】: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而尚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
【药材鉴别】:
取本品1g捣碎,加乙醚10ml,置温水浴上回流10min,滤过,弃去醚液。残渣挥尽乙醚,加甲醇5ml,置温浴上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1滴,点于层析滤纸上,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再加甲醇2滴使斑点扩散,紫红色环内有一亮黄色环。(示黄酮化合物) 或:取本品1g,捣碎,加乙醚10ml,置温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弃去醚液。残渣挥尽乙醚,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 滴,点于色谱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再加甲醇2 滴使斑点扩散,紫红色环内有一亮黄色环。
【药理作用】:
1.毒性:周佩芳等腹腔给予小鼠以沙苑子100%水煎醇沉剂,用寇氏法测得LD50为37.75±1.048g/kg。薛振芳等灌胃给予wisrar大鼠以沙苑子5.00、2.5、1.0g/kg剂量,每日一次,连续60d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各剂量组大鼠的血象、肝功、肾功化验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肝、脾、肺、肾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2.抗炎作用:周佩芳等灌胃给予大鼠以沙苑子100%水煎醇沉剂20、30g/kg,能量著抑制甲醛性关节肿的产生(P0.05、P0.01)。 3.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许青媛等,灌胃给予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以30g/kg生药的沙苑子总黄酮,结果用药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如全血比粘度和全血还原度显著下降,红细胞压积计高、血沉减慢、红细胞电泳时间加快,与造型对照相比P0.01。 4.抑制癌细胞生长:体外试验,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沙苑子含有较多的生物类黄酮具有抗癌和抗突变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形成。 5.降脂作用:对于喂饲料所致高脂血症大鼠,相当于生药30g/kg剂量的沙苑子总黄酮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能使计高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并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高(P0.05)。 6.降压作用:增加脑血流。沙苑子水煎醇沉液0.125g/kg或0.25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显著降低(P0.05)。持续30min,且心率减慢,脑血流量显著增强(P0.05)。 7.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用Born光密度法发现沙苑子总黄酮在终浓度1.25、2.5和5mg/ml时,均能显著地抑制ADP和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P0.01、P0.05)。 8.保肝作用:沙苑子煎剂和提取的黄酮类部位、水溶性部位、总氨基酸部位对正常小鼠及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大鼠分别灌胃,5g/kg的煎剂能量显著降低肝糖元(P0.01)、甘油三酯(P0.01)和肝总蛋白(P0.01),也可使CCl4肝损伤大鼠SGPT及肝中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 9.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沙苑子煎剂5g/kg或10g/kg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或血清溶菌酶的活力,明显促进正常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小鼠脾脏对3H-TdR的掺入,但不影响胸腺对3H-TdR的摄取,不增加脾脏重量。 10.具有镇痛、抗疲劳作用:沙苑子在所用剂量下均可显著地延长小鼠痛反应潜伏期。游泳试验证明在所用剂量下。沙苑子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功效主治】:
补肝,益肾,明目,固精。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①《本草衍义》:补肾。②《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③《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治带下,痔漏,阴癀。性能固精。④《医林纂要》:坚肾水,泻邪湿,去癥瘕痔瘘。⑤《会约医镜》:止遗沥,尿血,缩小便。⑥《本草求原》:治肺痿,肾冷,尿多,遗溺,明目,长肌肉。亦治肝肾风毒攻注。
【性味】:
甘,温。①《纲目》:甘,温,无毒。②《本草汇言》:味甘兼苦。入肝、肾经。①《本草通玄》:走肾、肝二经。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禁忌】:
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本经逢原》:肾与膀胱偏于热者禁用。
【植物形态】:
①扁茎黄芪又名:蔓黄芪。多年生高大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全体被短硬毛。主根粗长,茎略扁,偃卧。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具短柄;托叶小,披针形;叶柄短,叶片椭圆形,长6~14毫米,宽3~7毫米,先端钝或微缺,有细尖,基部钝形至钝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细长;小花3~9朵,小花梗基部有1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萼钟形,绿色,先端5裂,外侧被黑色短硬毛,萼筒基部有2枚卵形的小苞片,外侧密被短硬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爪,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翼瓣稍短,龙骨瓣与旗瓣等长;雄蕊10,9枚合生,1枚分离;雌蕊超出雄蕊之外,子房上位.密被白色柔毛,有子房柄,花柱无毛,柱头有画笔状白色髯毛。荚果纺锤形,长3~4厘米,先端有较长的尖喙,腹背稍扁,被黑色短硬毛,内含种子20~30粒。种子圆肾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野。分布辽宁、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②华黄芪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茎直立,有条棱,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长8~12厘米;小叶21~31,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2厘米,宽5~9毫米,先端钝,有短尖,基部圆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多数;萼钟状,膜质,萼齿三角披针形,近无毛;花冠黄色,长约1.5厘米,翼瓣长为龙骨瓣的2/3;子房有长柄。荚果椭圆形,长1~1.5厘米,宽8~10毫米,革质,膨胀,密生横纹,成熟后开裂。种子10~12,肾形,种脐凹陷较深,黄褐色。生山坡、路旁、砂地、河边。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同属植物直立黄芪,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23,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密,多数;翼瓣比旗瓣短,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花期7~8月。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其种子亦同等入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用治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具有适应原样、收缩子宫和缩尿、降压、抗炎、保肝、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调血脂等作用。
【用药部位】:
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或华黄芪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