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蚕

类别: 祛风湿
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①《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黚,男子阴瘍病。"②《别录》:"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未之,封疔肿,根当自出。"③《药性论》:"治口噤,发汗,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④《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男子阴痒痛,女子带下。"⑤《本草图经》:"治中风,急喉痹,捣筛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⑥《医学启源》:"去皮肤间诸风。"⑦《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癥结,妇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⑧《本草正》:"治小儿疳蚀,牙龈溃烂,重舌,木舌。"⑨《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治头痛胸痹,口噤牙疼,瘾疹风瘙;烧研酒服,能溃痈破顶,又治血淋崩中。"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天麻白术丸
主治: 风湿痰饮,攻冲头目,昏运重痛,咽膈壅滞不利,及一切痰饮。
组成: 天麻(去苗)、白术、天南星(炮)、半夏(汤洗涤)、白附子(炮)、川芎、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煅过)、薄荷叶(去土)、赤茯苓(去皮)、旋覆花各等分。
侧柏地榆汤
主治: 赤白带下,以致不能成孕。
组成: 黄耆1钱,侧柏叶1钱,地榆1钱,乌贼骨1钱,白僵蚕1钱,牡蛎(用盐泥固济,火煨透,去泥研)1钱,白芷1钱2分,肉苁蓉(酒浸)1钱2分,蛇床子1钱2分。
大牛黄丸
主治: 小儿风壅痰实,头痛目弦,怔忡恶心,神昏语涩,颈项拘急,手足麻痹;风热上盛,眠睡不宁,颊赤涎潮,欲变惊痫。
疗效: 镇心化涎。
组成: 牛黄半两,生脑子半两,朱砂(研)1两半,天南星(浆水浸,火煮透,切,焙)1两,乌蛇(酒浸,取肉)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人参1两,干全蝎(炒)3分,白附子(炒)3分,水磨雄黄3分,生犀(镑)3分,麝香1分。
增损双解散
主治: 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忤则颈痛,目眩耳聋;下流则腰痛足肿;注于皮肤,则发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阴,则腹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
疗效: 解郁散结,清热导滞,表里双解。
组成: 白僵蚕(酒炒)3钱,全蝉蜕12枚,广姜黄7分,防风1钱,薄荷叶1钱,荆芥穗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黄连1钱,连翘(去心)1钱,栀子1钱,黄芩2钱,桔梗2钱,石膏6钱,滑石3钱,甘草1钱,大黄(酒浸)2钱,芒消2钱。
雾散消毒饮
主治: 瘟疫白喉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背胀,遍体骨节疼痛,精神怠倦,初病未入里者。
组成: 马勃2钱,防风1钱,陈皮1钱,白僵蚕4钱(酒炒),贝母1钱,桔梗2钱,荆芥1钱,全蝉蜕(去土)3钱,银花1钱,连翘1钱,甘草1钱,薄荷8分,牛蒡子1钱。
锡磷脂丸
主治: 诸风瘫痪,痛风。
组成: 锡磷脂1两,自然铜2两(同入甘锅内火煅一时辰,醋淬),天雄1对(炮,去皮脐),附子1对(重6钱者,炮,去皮脐),草乌头2两(炮,去皮脐),防风1两,没药1两,天南星(炮)1两,赤小豆(炒)1两,白僵蚕1两,白附子1两,破故纸(炒)1两,川萆薢1两,五灵脂1两,胡芦巴1两,白胶香1两,乳香半两,糯米3合,骨碎补4两(去毛)。
生化汤
主治: 风湿上攻,或外侵肌肤,头目昏痛,痒瘾疹,眼痒昏涩,耳鸣咳嗽,偏风,小儿疮疹,急慢惊风,胎风赤烂,妇人血风。
组成: 荆芥穗2两,甘草(炒)2两,芎藭2两,羌活2两,白僵蚕(炒)2两,防风(去芦)2两,茯苓(去皮,用白底)2两,蝉壳(去土,微炒)2两,藿香叶(去梗)2两,人参(去芦)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半两,陈皮(去瓤,洗,焙)半两。
地黄粥
主治: 一切风虚气攻,偏正头疼,呕吐涎沫。
组成: 草乌头(肥实心白者,水浸两宿切作片子,慢火焙干)2两,干姜1两(炮),防风(去芦头)半两,当归(洗焙)半两,天南星(炮)半两,藁本(去土)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川芎半两,雄黄(不夹石,通明者,别研)半两,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
金箔牛黄丸
主治: 风邪。
疗效: 除热中。
组成: 金箔10片(研),牛黄(研)1两,龙脑(研)1两,犀角(镑)1分,琥珀(研)1分,人参1分,丹砂(研,水飞过)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天麻半两,白附子(炮)1两,白僵蚕(炒)1两,甘草(炙,锉)1两。
新定胆制咽喉药
主治: 风火喉证及口疳舌疮。
组成: 真小川连1两,条子芩5钱,真川柏5钱,白僵蚕(炙燥)3钱,漂人中白2两,老月石1两,薄荷叶2钱。
用药咨询
[僵蚕壮阳最突出的功效?]
[僵蚕壮阳最突出的功效?]僵蚕本身并无壮阳功效,但其与淫羊藿、巴戟天等中药材配伍使用时可起到一定的壮阳作用。因此,并没有僵蚕壮阳最突出的功效这一说法。僵蚕具有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口噤、面瘫、麻疹、风热头痛、目赤肿痛、急性喉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症。1.淫羊藿:该药性温,味辛、甘而温,归肾经和肝经,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以及骨痿瘫痪等病症。两者配伍后可以加强僵蚕的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因外感或内伤导致的阴血亏虚所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等症状。2.巴戟天:该药性微寒,味苦、辛,气香,入肾经、肝经,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虚腰膝无力、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风湿痹痛等病症。僵蚕与巴戟天配伍后,能够增强僵蚕的利咽止痛、祛风止痉作用,可用于缓解因风邪外袭而导致的咽喉肿痛、失音等症。3.其他药物:如蜈蚣、全蝎、地龙等,均有一定的壮阳效果,若患者存在阳痿早泄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以达到辅助壮阳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僵蚕属于中药中的攻下之品,故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应慎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对于阴虚火旺的人群也不宜长期大量用药,以免诱发或加重体内火热症状。若患者需要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建议先到医院中医内科就诊,完善望诊、切诊等相关检查,在医生辨证论治后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叉神经痛白芍地龙僵蚕
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可因寒冷、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白芍、地龙、僵蚕都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以用于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但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1、白芍: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病症。如果三叉神经痛是由血虚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白芍进行治疗;2、地龙:地龙味咸、寒,归肝、肾经,具有清热息风、平喘利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等病症。如果三叉神经痛是由高热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地龙进行治疗;3、僵蚕: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经和肺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痰壅盛所致的惊痫抽搐等病症。如果三叉神经痛是由风痰阻络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僵蚕进行治疗;4、其他药物:此外,牛膝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也有一定帮助。而当归则具有补血活血以及润肠通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以及肠燥便秘等症状。若三叉神经痛是由气血不足导致的,则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当归进行调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且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剂量。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僵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剂
僵蚕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癫痫抽搐、惊痫、破伤风等疾病。而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僵蚕治疗三叉神经痛。1、方剂:临床常用的有白僵蚕汤,主要成分包括僵蚕、全蝎、蜈蚣、天麻、钩藤、蝉蜕等。该方剂具有息风止痉、熄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经风热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等症状;2、药物:僵蚕味咸,性寒,归肝经和肺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此外,还可以用于缓解疮疡肿毒以及瘰疬痰核等症状。因此,对于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疼痛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注意事项:虽然僵蚕对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量服用或长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如果患者对僵蚕过敏,则需禁止服用此药。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等行为。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