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花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①《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②《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③《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④《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口腹泻及赤白带下。"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扁豆花
【别名】: 南豆花(《广东中药》Ⅱ)。
【汉语拼音】: biandouhua
【成份】: 花含有原花青甙(proanthocyanidins),黄酮类(flavonoids),花青素(anthocyanidins),香豆精(conmarins)。
【加工采集】: 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药材鉴别】: 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外面被白色短毛。花瓣5片,皱缩,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脉纹,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所包,开放后即向外反折,翼瓣位于两侧,龙骨瓣镰钩状;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里面有一黄绿色柱状的雌蕊,弯曲,先端可见白色细毛绒。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白、干燥者为佳。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浙江、安徽、河南。
【药理作用】: 扁豆花煎液62.5mg/ml,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型、福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炮制】: 去柄,筛去泥土,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
【功效主治】: 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①《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②《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③《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④《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口腹泻及赤白带下。"
【性味】: ①《山东中药》:"味甘。"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归经】: 脾;胃;大肠经
【植物形态】: 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临床应用】: 治疗细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克,制成100%煎液。口服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5~1毫升计算,每6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13例,经治3~7天后,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7例,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例,无效3例。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据实验证明,每毫升台生药62.5毫克的扁豆花煎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氏型、弗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用药部位】: 豆科植物扁豆,详"扁豆"条。
【来自何书】: 《本草图经》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芳香化湿药
苍术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佩兰
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③《别录》:"除胸中痰癖。"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⑤李杲:"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胆"字疑为"脾"字)瘅。"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⑧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
砂仁
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①《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②《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④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⑤杨士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⑥《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⑦《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次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⑧《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更多同类芳香化湿药
用药咨询
扁豆花能治什么病
扁豆花一般是指中药扁豆花,扁豆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改善上火引起的不适症状,也可以用来辅助治疗疮疡肿毒、湿疹、口腔溃疡等病症,建议患者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1、上火扁豆花是一种中药材,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改善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症状。2、疮疡肿毒扁豆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辅助改善疮疡肿毒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也可以用来辅助改善上火引起的口干、口渴等不适症状。3、湿疹扁豆花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如果存在湿疹等疾病,可能会出现皮肤长红疹、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扁豆花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缓解。4、口腔溃疡如果患者存在口腔溃疡等疾病,可能会使口腔黏膜受到损伤,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扁豆花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5、其他病症扁豆花还可以用来辅助治疗咽喉肿痛、口腔炎、扁桃体炎、肠炎等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扁豆花,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白扁豆和白扁豆花的功效一样吗
白扁豆和白扁豆花的功效不一样,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白扁豆花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1、白扁豆白扁豆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湿浊带下、暑湿吐泻等症状。对于阴虚消渴的患者也可以适量食用白扁豆,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白扁豆花白扁豆花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虚泄泻、湿浊带下、暑湿吐泻等症状。对于存在脾虚泄泻的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白扁豆花,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胖大海胖大海味甘,性寒,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疼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等症状。对于存在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疼痛、热结便闭的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胖大海,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4、老白茶老白茶是一种以白茶为原料的饮品,白茶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烦渴、食积、口疮、疔疮、头痛、目赤等症状。对于存在食积、口疮、疔疮、头痛、目赤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适量饮用老白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5、莲子心茶莲子心茶是以莲子心为原料制成的茶,莲子心味苦,性寒,归心、肾经,具有清心安神、涩精止血、交通心肾、涩精止咳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等症状。对于存在心肾不交的患者,可以适量饮用莲子心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白扁豆花泡水喝的功效
白扁豆花泡水喝的功效主要包括健脾、开胃、利尿等。1、健脾白扁豆花具有健脾的功效,如果存在脾虚泄泻的情况,可以适当使用白扁豆花泡水喝进行缓解,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2、开胃白扁豆花具有开胃的功效,适当使用白扁豆花泡水喝,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也可以达到促进食物消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3、利尿白扁豆花还具有利尿的功效,经常使用白扁豆花泡水喝,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也可以改善尿路感染引起的不适现象。除此之外,白扁豆花泡水喝还具有美容养颜、消肿等功效。虽然白扁豆花的功效有很多,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使用,特别是对白扁豆花过敏的人、腹胀、腹泻等患者,如果盲目使用,可能会加重疾病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腹痛等不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