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
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
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
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
⑩李杲:主清利头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
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