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叶

类别: 消食药
治小儿疳积,蛔虫症。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刺桐叶
【别名】: 鹦哥叶
【汉语拼音】: citongye
【加工采集】: 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及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ythrina variegata L.[E.indica Lam.]2.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E.tienensis Wang et Tang]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功效主治】: 治小儿疳积,蛔虫症。
【性味】: 苦;平
【用法用量】: 研末开水冲服,0.8~1钱。
【归经】: 胃;肠经
【植物形态】: 1. 刺桐 大乔木,高可达20m。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二三年后即脱落。叶互生或簇生于技项;托叶2,线形,长l-1.3cm,早落;3出复叶;小叶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cm,顶端小叶宽大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总状花序长约15cm,被绒毛;总花梗长7-10cm;花萼佛焰苞状,长2-3cm,萼口斜裂,由背开裂至基部;花冠碟形,大红色,旗瓣长5-6cm,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蓝10,二体,花丝淡紫色,长3-3.5cm,花药黄色;花柱1,淡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种子l-8颗,球形,暗红色。花期3月。2.乔木刺桐 乔木,高7-8m。树皮有刺。三出复叶,小叶肾状扁圆形,长10-20m,宽8-19m,先端急尖,基部近截形,两面无毛;小叶柄粗壮。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于总花梗上部;花序轴及花梗无毛;花萼2唇形,无毛;花冠红色,长达4cm,翼瓣短,长仅为旗瓣的1/4,龙骨瓣菱形,较翼瓣长,均无爪;雄蕊10,5长5短;子房具柄,有黄色毛。荚果梭状,稍弯,两端尖,顶端具喙,基部具柄,长约10cm,宽约1.2cm。生境分布:1.野生或栽培为行道树。2.生于山沟或草坡上。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用药部位】: 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海桐皮"条。
【来自何书】: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同类消食药
鸡内金
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①《本经》:"主泄利。"②《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③《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④《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⑤《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⑥《本草述》:"治消瘅。"⑦《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⑧《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癣癥瘕,通经闭。"⑩《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山楂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⑦《本草蒙筌》:"行结气,疗颓疝。" ⑧宁原《食鉴本草》:"化血块,气块,活血。" ⑨《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⑩《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⑾《本草撮要》:"冻疮涂之。"
刺梨
健胃,消食。治食积饱胀。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②《四川中药志》:"解暑,消食。"
更多同类消食药
用药咨询
竹叶与桐叶泡水有什么功效
竹叶与桐叶泡水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清肝明目、止泻止血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不利、目赤肿痛、泄泻等病症。1、清热除烦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除烦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不利等病症。2、生津止渴竹叶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热伤气津引起的口渴、多汗、心烦等病症。3、利尿通淋竹叶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热淋、小便不利、淋证等病症。4、清肝明目竹叶归肝、心、小肠经,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疮痈肿毒等病症。5、止泻止血竹叶具有止泻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热泻、血痢、便血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患者用竹叶与桐叶泡水喝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臭梧桐叶的功效与作用
通常情况下,臭梧桐叶一般指的是臭梧桐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咳化痰、杀虫止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风湿痹痛、痔、痈肿疔疮、疥癣等病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清热解毒臭梧桐叶味苦,性平,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风湿痹痛、痔、痈肿疔疮、疥癣等病症。2、祛风除湿臭梧桐叶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腰膝酸软等病症。3、活血消肿臭梧桐叶具有活血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痈肿疔疮、疥癣等病症。4、止咳化痰臭梧桐叶还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咳嗽、咳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病症。5、杀虫止痒臭梧桐叶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疥癣、湿疹、阴痒等病症。患者需注意,该药物需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可盲目自行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在用药期间,患者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梧桐叶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梧桐叶具有消肿止痛或清热解毒等好处。梧桐叶煮水之后可直接用来泡脚或用毛巾蘸取药液后直接外敷受伤部位,能减轻风湿骨痛的症状,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另外高血压患者用梧桐叶煮水喝,能让血管扩张,心脏收缩能力增强,使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正常。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