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

类别: 清热药
治砂淋,疟疾,疔疮,瘰疬。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窃,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②《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④《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⑤《四川中药志》:"治瘴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地牯牛
【别名】: 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本草拾遗》),沙谷牛(《生草药性备要》),沙牛(《本草求原》),蚁狮(《动物学大辞典》),砂牛虫(《陆川本草》),金沙牛(《生草药手册》),地拱(《四川中药志》)。
【汉语拼音】: diguniu
【加工采集】: 全年均可捕得。捕捉后杀死晾干备用。
【功效主治】: 治砂淋,疟疾,疔疮,瘰疬。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窃,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②《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④《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⑤《四川中药志》:"治瘴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性味】: 辛咸,温,有毒。①《本草拾遗》:"有毒。"②《陆川本草》:"平,淡。"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咸,有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归经】: 膀胱经
【植物形态】: 蛟蜻蛉,又名:蚁蛉。 体细长,略似蜻蛉。长约4厘米,黑褐色。头部有大的复眼1对,无单眼;触角1对,呈棍棒状,黑色;口器适于咀嚼。前胸能活动,胸背部有翅2对,膜质,翅脉网状;前翅透明,翅脉黑褐色;四翅均有卵形的白色缘纹。胸足3对。腹部细长。幼虫形似蜘蛛,体长约18毫米,体上有黑褐色花纹;头、胸较小,口器咀嚼式,有钳状的颚;无翅,胸足5对,腹部较大。全身有较多的毛。 成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有趋旋旋旋旋光性。幼虫常居于岩穴下、屋榆下之干燥的砂地上,营盆状的穴,潜伏于穴底,待小昆虫堕入穴中,即行捕食。堕入之昆虫,以蚁为多,故有蚁狮之称。
【用药部位】: 为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
【来自何书】: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
用药咨询
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地牯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祛痰止咳、补虚健脾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痢疾等病症,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清热解毒地牯牛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毒病症,同时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病症。2、活血化瘀地牯牛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跌打损伤、骨折、痛经等病症,同时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产后血瘀、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3、利尿通淋地牯牛归心、肝、肾经,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等病症,同时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肾炎、膀胱炎等病症。4、祛痰止咳地牯牛归心、肝、肾经,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咳嗽、咳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病症,同时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5、补虚健脾地牯牛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服用后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补虚健脾的效果。服用地牯牛时,需要注意适量,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果患者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喉炎可以吃地蛇婆还是地牯牛治喉炎
老年人喉炎一般可以吃地蛇婆,但是地菍牛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并不能根治疾病。老年人喉炎可能是用声不当、吸入过敏原、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1、用声不当如果老年人平时说话比较多,可能会导致声带充血、肿胀,从而引起喉炎。建议老年人平时说话要声音小,不要声音过大,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老年人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2、吸入过敏原如果老年人吸入过敏原,可能会导致喉部黏膜出现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喉炎的发生。建议老年人平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同时,老年人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3、感染如果老年人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感染,从而诱发喉炎。建议老年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老年人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4、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咽部黏膜、黏膜下以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由于炎症刺激咽部黏膜,引起充血、肿胀,老年人会出现喉炎的症状,如咽部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建议老年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喃西林溶液、复方硼砂溶液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缓解不适症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薄荷喉片等含服。5、胃食管反流如果老年人患有胃食管反流,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位,会刺激咽喉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喉炎的发生。老年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老年人在进食后保持站立半小时,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建议老年人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地牯牛的功效与作用
地牯牛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与作用。地牯牛是一种中药,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地牯牛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另外,地牯牛还可以用于治疗水肿、腹水、黄疸等病症。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牯牛性寒,因此脾胃虚寒者应禁服,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另外,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牯牛,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后果。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