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
丁癸草
【别名】:
人字草,苦地枕,铺地锦,乌蝇翼草,丁贵草,铺地草,金线吊虾蟆,二叶人字草,苍蝇翼,沙甘里,一条根,乌龙草,红骨丁地青,斜对叶。
【汉语拼音】:
dingguicao
【药材鉴别】:
全草长20-40cm。很及根茎长圆锥形,黄色或灰黄色,直径约2mm。茎纤细,丛生,黄绿色或灰绿色,直径约1mm,无毛。小叶2,生于叶柄顶端,呈“人”字形;托叶细,卵状披针形。小叶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灰绿色或灰白色,长5-15mm,宽2-3mm,先端处具一细尖刻,全缘,下面疏被茸毛或无毛,在放大镜下可见黑色腺点。气微,昧淡。以叶多、灰绿者为佳。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去瘀。治感冒,高热抽搐,腹泻,黄疸,痢疾,小儿疳积,喉痛,目赤,疔疮肿毒,乳腺炎。①《岭南采药录》:"生肌,合诸疮口。"②《南宁市药物志》:"清凉解毒。治小儿疳积,眼痛,喉痛,泄泻,疮疡,蛇伤,疔毒。"③《野生药植图说》:"治癍痧症。"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去瘀消肿。治感冒,眼结膜炎,肝炎,胃肠炎,痢疾,小儿疳积,毒蛇咬伤,跌打肿痛。"⑤《实用中草药》:"解暑利尿。治水泻,疟疾。"⑥《广东中草药》:"清肝热,消痰火,凉血去瘀。治肠痈,小儿高热抽筋,眼镜蛇咬伤。"
【性味】:
甘,凉。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温。"②《本草求原》:"甘,平。"③《广东中药》Ⅱ:"平淡,性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鲜者2~3两);或捣汁饮。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备注】:
鲮鱼为鱼纲鲤科鲮属鲮鱼 Cirrhina molitorella (Cuvier et Valenciennes)在珠江流域产量很高,为养殖鱼之一。
【植物形态】:
丁癸草多年生成一年生矮小,秃净草本。有时有一较粗的根状茎。茎纤细,分枝,披散或直立,高15~40厘米。复叶,互生;小叶2枚,生于叶柄顶端,披针形,长8~15毫米,有时可达2厘米,先端短尖;托叶卵状拉针形,基部着生处延生而成一距,有明显的脉数条。总状花序长2~6厘米,纤弱,有小花2~10朵,花黄色,为1对卵形的苞片所包藏,此苞片长约6毫米,基部着生处下延成一距;萼5裂,形小而薄,上面2裂片合生,侧面2片小,最下1片狭;花冠极突出,旗瓣圆形,翼瓣倒卵形或矩圆形,龙骨瓣内弯,短尖;雄蕊1束,花药2型;子房上位,无柄,有胚珠数颗,花柱线形。荚果由2-6个荚节所成,荚节圆形,通常有小刺。花期4月。生长于山野地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浙江等地。本植物的根(丁癸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临床应用】:
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用干品1~2两,鲮鱼1条(约2两重),水煎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18例,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