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叉疔药

类别: 安神药
①《贵州草药》:解毒,止血,熄风,镇痛。治疔疮,刀斧伤出血,痧气腹胀窟,血尿,白浊,半身不遂。②《云南中草药》:养心安神,除湿活络。治风湿性心脏病。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对叉疔药
【别名】: 飞蛾草、半边风(《贵州草药》),燕尾草(《云南中草药》),羊蹄草、半截叶、四方台(《广西植物名录》)。
【汉语拼音】: duichadingyao
【加工采集】: 夏、秋季采,洗净,晒干。
【功效主治】: ①《贵州草药》:解毒,止血,熄风,镇痛。治疔疮,刀斧伤出血,痧气腹胀窟,血尿,白浊,半身不遂。②《云南中草药》:养心安神,除湿活络。治风湿性心脏病。
【性味】: 《贵州草药》:性温,味甜微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泡洒服。外用:捣敷。
【禁忌】: 《贵州民间药物》:“忌酒、豆腐及生冷食物。”
【植物形态】: 杯叶西番莲缠绕草质藤本。卷须着生于叶腋。单叶互生,燕尾状杯形两裂,裂片长三角形,长5~10厘米,宽5~8厘米,两裂片之间有1小尖头,主脉5;叶柄近基部具2腺体。聚伞花序腋生;花梗有毛;萼裂片5,卵状长椭圆形,外面几无毛;花瓣5,与萼同形;副花冠由许多丝状裂片组成;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3。浆果球形;种子有假种皮。生于山间河谷石缝、路旁。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
【用药部位】: 为西番莲科植物杯叶西番莲的全草或根。
【来自何书】: 《贵州草药》
同类安神药
夜交藤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 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 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 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含羞草
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②《本草求原》:敷疮,③《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痛。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肝火,治小儿疳积,肝火上亢,外治疮疡作痛。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安神镇静。⑥《实用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深部脓肿,肠炎,胃炎,疝气,小儿疳积。
远志
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1)祛痰开窍:用于痰阻心窍之神昏痰盛及精神失常,可配菖蒲、郁金。(2)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常配茯苓、酸枣仁。①《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②《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③《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④《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⑤《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⑥王好古:治肾积奔豚。⑦《纲目》:治一切痈疽。⑧《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⑨《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更多同类安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