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

类别: 燥湿止痒
治痈肿疮毒,疥癣,瘰疬,噎膈,惊痫。①《别录》:"主射工水毒。"②《唐本草》:"鹅毛主小儿惊痫痢("痢"《政和本草》引作"极")者;毛灰主噎。"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鹅毛
【汉语拼音】: emao
【成份】: 羽毛是上皮的变形,与其他动物的羽毛、毛、爪等成分相似,主要为角蛋白。因经常用尾脂腺液涂布,故附有油蜡状物质。参见"鹅臎"条。
【加工采集】: 为鸭科动物家鹅的羽毛。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采收和储藏:宰鹅时拔取羽毛,晒干。
【功效主治】: 治痈肿疮毒,疥癣,瘰疬,噎膈,惊痫。①《别录》:"主射工水毒。"②《唐本草》:"鹅毛主小儿惊痫痢("痢"《政和本草》引作"极")者;毛灰主噎。"
【性味】: 味咸;性凉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服,或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撒。
【归经】: 胆;肺经
【植物形态】: 家鹅,体长约60-80cm。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生境分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强,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听觉灵敏,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以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资源分布: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
【用药部位】: 为鸭科动物鹅的羽毛,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来自何书】: 《别录》
同类燥湿止痒药
洋葱
有祛痰、利尿、健胃润肠、解毒杀虫等功能。可治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痢疾、肠炎、虫积腹痛、创伤溃疡、赤白带下等病症。 《药材学》:"新鲜的捣成泥剂,治疗创伤、溃疡及妇女滴虫阴道炎。"
地肤子
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①《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②《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③《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④《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⑤《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⑥《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⑦《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⑧《玉楸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颓,腰疼胁痛,血痢,恶疮。"
雄黄
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②《别录》:"疗疥虫,匿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③《日华子本草》:"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④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⑤《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⑥《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痿,疽、痔等毒。"
更多同类燥湿止痒药
用药咨询
手被鹅毛划伤会不会得破伤风
破伤风是指破伤风疫苗。手被鹅毛划伤一般不会得破伤风,因为鹅毛不会携带破伤风梭菌。但如果伤口较深,可能会感染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手被鹅毛划伤后,伤口比较浅,没有达到真皮层以及深部的组织,并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一般不会感染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才可以生存,如果伤口较浅,一般不会感染破伤风。如果手被鹅毛划伤后,伤口比较深,伤口比较大,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清创处理,可能会导致伤口处形成无氧环境,从而导致破伤风梭菌的生长与繁殖,从而引起破伤风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抽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由医生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并遵医嘱注射破伤风疫苗。另外,建议患者注意伤口护理,避免伤口沾水,以免引起感染。
小伤口碰到鸡毛鹅毛,会被感染流感等疾病吗
流感是指流行性感冒,小伤口碰到鸡毛、鹅毛一般不会被感染,但如果伤口较深,可能会被感染。1、不会小伤口碰到鸡毛、鹅毛后,如果及时使用肥皂水或清水进行冲洗,并使用碘伏、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一般不会被感染。2、会如果小伤口碰到鸡毛、鹅毛后,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并且伤口较深,可能会导致伤口部位滋生大量细菌,从而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以免诱发感染的情况。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用鹅毛棒掏耳朵好不好
用鹅毛棒掏耳朵一般不好。患者经常使用异物掏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很容易破坏外耳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划伤外耳道壁。如果患者不注意,还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正常情况下,外耳道有一定的排泄功能,外耳道的分泌物可以逐渐自行排出,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只有当外耳道的分泌物完全堵塞时,才需要清理。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