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钩藤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消肿,镇痛。治跌打伤,骨折,腰疼腹痛,水肿。①《云南中草药》:"舒筋活络,消肿镇痛。"②治水肿。(《药学学报》10(9):561,1963)③《广西药植名录》:"发散,催乳。"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古钩藤
【别名】: 白叶藤(《药学学报》(9):,561,1963),白马连鞍、牛角蘑,断肠草(《广西药植名录》),大暗消、半架牛、白都宗、白浆藤(《云南中草药》)。
【汉语拼音】: gugouteng
【成份】: 根含强心甙白叶藤甙。
【加工采集】: 为萝藦科植物古钩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lepis buchananii Roem.et Schult.[ Trachelospermum cavaleriei Lev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药理作用】: 云南产白叶藤根中提出的白叶藤甙,可使蛙心停止于收缩状态,使在位兔心及离体豚鼠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减慢,继而出现心率不整,最后停止于收缩期,豚鼠心电图观察表现典型的强心甙作用。最小致死量(鸽法)2.914±0.37毫克/公斤,与侧金盏花甙2.829土O.023毫克/公斤接近。24小时后测定其平均蓄积率(鸽)为32.5%,较洋地黄毒甙蓄积性低,但较毒毛旋花子甙G高。
【功效主治】: 活血,消肿,镇痛。治跌打伤,骨折,腰疼腹痛,水肿。①《云南中草药》:"舒筋活络,消肿镇痛。"②治水肿。(《药学学报》10(9):561,1963)③《广西药植名录》:"发散,催乳。"
【性味】: 《云南中草药》:"淡,平,有毒。"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5~1分;或浸酒。
【植物形态】: 古钩藤攀援灌木。单叶对生;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9~14厘米,宽3~5.5厘米,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先端钝或近圆形,具小尖,全缘,上面无毛,下面幼时被灰白色短茸毛,老时无毛;具柄。花顶生或腋生,为疏散的聚伞花序;花冠黄色,5裂,裂片狭披针形,长约8毫米;副花冠具鳞片5,棒状。蓇葖果圆柱状,从中部以上渐细尖,长约10厘米,质硬,直径1~1.5厘米。种子黑色,长圆形,长约1厘米,压扁,顶部有长毛。花期5月。多生于阳坡,攀援于其他树上。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用药部位】: 力萝藦科植物古钩藤的根。
【来自何书】: 《广西药植名录》
同类活血化瘀药
大黄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骨碎补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藏红花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更多同类活血化瘀药
用药咨询
天麻钩藤饮治疗三叉神经痛
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等药物组成,其中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通络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惊痫抽搐、眩晕头痛等症状。而钩藤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等症状。石决明味咸,性微寒,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症状。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等症状。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蕴结中焦所致的身热下利等症状。因此,上述药物配伍后可以起到平肝熄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三叉神经痛引起的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对于阴虚火旺者禁服此药,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在服用天麻钩藤饮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食物以及油腻性的食物如肥肉等食物。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天麻钩藤饮能治三叉神经痛吗
天麻钩藤饮对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能根治。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引起,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剧痛。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石决明等药物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止痛治疗。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若服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诊治。
天麻钩藤三叉神经痛
天麻钩藤三叉神经痛,可能与肝火上炎、风热外袭、痰湿阻络、气滞血瘀等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肝火上炎: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或饮食不当,导致肝火旺盛,灼伤面部经络,从而出现天麻钩藤三叉神经痛的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2、风热外袭:由于长期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或者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风热邪气侵入人体,使头部经络受阻,从而出现天麻钩藤三叉神经痛的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痰湿阻络:由于长期暴饮暴食或经常吃油腻的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使体内生痰湿之邪,痰湿之邪流注于头部,从而出现天麻钩藤三叉神经痛的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4、气滞血瘀:由于长期情绪不佳或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造成气滞血瘀的情况,而气滞血瘀也会引起天麻钩藤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血府逐瘀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如果存在高血压病史,则可能会因血压升高而导致脑血管痉挛,进而引起上述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