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皮

类别: 止咳化痰
化痰,消积,祛风,除湿。治痞块,头风,白带,膝髌风湿,无名肿毒。《纲目拾遗》:"消痰行积,止带祛风。"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海蜇皮
【别名】: 白皮子,白皮纸,秋风子,姹皮,罗皮
【汉语拼音】: hai zhe pi
【加工采集】: 8-10月间捕捞海蜇时将伞部加工成海蜇皮。鲜海蜇皮先放入清水中浸漂,除去咸味和沙子,切碎。腌制海蜇皮分为四个步骤:①初矾:用竹刀将海蜇皮与海蜇头连接处的颈要割去,再刮去血义和背面白色粘液。按5%浓度加矾浸入容器内。②二矾:将初矾海蜇皮削去红墩,沥水1h,平摊在木板上,每只用盐矾混合物[100:(3.5-4)]撒在膛心,移放至桶中,腌满后,撒较厚的一层盐填充顶。每100kg加盐矾混合物12-15kg腌制。7d后即为二矾制品。③三矾:将二矾海蜇皮取出沥水30min,放在木板上,每张海蜇皮加盐矾混合物[100:(1-1.5)]施敷全体,移放入桶中。撒盐封顶,5d后即成三矾成品。④提干:将三矾海蜇皮逐张放入三矾卤水中,用水泥块擦洗海蜇皮周围的血衣斑,再逐张撒少量的食盐。然后平放在桶中,放置4d后取出,堆高60-70cm,沥去卤汁,3d内翻转2次,直至卤水沥干,即成三矾提干成品。海蜇制品保存时切忌日晒、污水或淡水浸入及其他碱类混入等。否则很快腐烂。阴凉、通几、干燥是保存的重要条件。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呈半圆形,直径25-45cm,最大可达50cm以上。上伞突出,光滑,中胶层较厚,其边缘有8个缺刻,两缺刻间各有14-20个缘瓣。下伞较薄,边缘有发达的环肌,向内凹陷,其中夹有8个口腕基。干品伞部多皱褶。质坚而韧,不易折断,气腥,味咸。
【功效主治】: 化痰,消积,祛风,除湿。治痞块,头风,白带,膝髌风湿,无名肿毒。《纲目拾遗》:"消痰行积,止带祛风。"
【性味】: 味咸,性平。《纲目抬遗》:"味咸涩,性温。"归肝;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浸酒或以姜、醋拌食。外用:敷贴。
【归经】: 归经_肾经
【植物形态】: 1.海蜇,海蜇生活时通常为淡蓝色至青蓝色。伞呈半球形,直径一般为25-45cm,最大可达50cm左右。伞体厚边缘渐薄。外伞表面光滑,伞缘有8个缺刻,内各有感觉器1个,位于主辐和间辐的末端各制间,伞缘的每1/8有缘瓣14-20个。内伞有很发达的呈同心圆的环肌。在4个间辐处各有1个马蹄形的生殖腺,其下腔各有1个小的疣状突起,与4个口柱交互排列,向中央汇合至呈棱柱形腕盘,由此向外伸出8对左右侧扁的肩板,每板上具40-50条丝状物。肩板向下有8个翼状的口腕,每个口腕上有150-180条丝状物和30-35条棒状物,腕翼边缘的皱褶上有许多吸口。内伞中央胃腔有16条辐管,即主辐、间辐各4条,从辐8条,通过在其内、外侧的分枝(仅从辐管在内侧不分枝)彼此相连,构成网状,并都伸到伞缘。从胃腔底部的主辐位置伸出4条辐管,各自分叉向下伸到8个口腕,并经多次分枝进入吸口与外界相通。口腕附属器乳白色,或半透明状,有时口腕及肩板呈红褐色,吸口褐色。生殖腺黄色。但雄性个体的色泽比雌性个体的颜色略淡。生长于河口附近的海湾内。我国北起辽宁南至福建均有分布。以东南沿海产量最大。8-9月间常常成群浮游于海面,以硅藻和桡足类动物等为食。有时在海面成片出现,也可漂到外海。 2.黄斑海蜇,成体一般为乳白色,外伞表面具黄褐色斑点。伞径达21-45cm,最大可达54cm左右,伞中央胶质厚,边缘渐薄。外伞表面粗糙,具众多小而尖锥形的黄褐色突起(这是与前种的显着区别)。伞缘每1/8有8个长椭圆形缘瓣。内伞4个间辐处各有1个生死腺,其下腔生殖乳突很大,呈卵圆形,表面具尖刺状突起。口腕8个,三翼型,具多数短棒状附属物,其末端膨大呈球状。腕端及腕上附属物呈黄褐色,口腕及生殖腺皱褶呈乳黄白色。本种属热带性水母类,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自汕头到雷州半岛及广西的涠洲岛一带海域分布较密,闽南也有少量分布。每年雨水前后于碣石湾、红海湾、大亚湾等地即能见到幼体,群体数量很大,生长迅速,至立夏已可长至成体。
【用药部位】: 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伞部。动物形态详"海蜇"条。
【来自何书】: 《纲目拾遗》
同类止咳化痰药
桔梗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紫菀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更多同类止咳化痰药
用药咨询
【hpv感染能吃海蜇吗?】
【hpv感染能吃海蜇吗?】HPV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通常可以适量食用海蜇,并不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但若存在过敏的情况,则不建议食用。HPV感染后可能会引起寻常疣、尖锐湿疣等疾病,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海蜇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碘等多种营养物质,适当进食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此类人群一般是可以适量食用的。但由于海蜇中的组织胺含量较高,部分体质敏感的人群在大量摄入之后,有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症状,此时则不建议继续食用。如果自身属于易过敏体质或曾经有过敏史,则应避免接触海鲜类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并经过暴晒处理。同时还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饮食方面尽量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火龙果以及黄瓜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有利于身体健康。
【hpv感染能吃海蜇吗?】
【hpv感染能吃海蜇吗?】HPV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通常可以适量食用海蜇,并不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但若存在过敏的情况,则不建议食用。HPV感染后可能会引起寻常疣、尖锐湿疣等疾病,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海蜇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碘等多种营养物质,适当进食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此类人群一般是可以适量食用的。但由于海蜇中的组织胺含量较高,部分体质敏感的人群在大量摄入之后,有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症状,此时则不建议继续食用。如果自身属于易过敏体质或曾经有过敏史,则应避免接触海鲜类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并经过暴晒处理。同时还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饮食方面尽量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火龙果以及黄瓜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有利于身体健康。
【尖锐湿疣能吃海蜇吗?】
【尖锐湿疣能吃海蜇吗?】尖锐湿疣患者一般可以适量食用海蜇。但如果对海鲜类食物过敏,则不建议食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而海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产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2、钙等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果尖锐湿疣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此时适当进食一些海蜇,通常不会加重病情。但由于海蜇属于一种海鲜类产品,其中含有大量的组织胺成分,如果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对该物质过敏的情况,则不建议食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确诊为尖锐湿疣的患者而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遵医嘱使用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