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皮

类别: 补虚药
养血疏风。治阴虚烦热,盗汗,眩晕,头痛。①《纲目》:"生用疗痘疮目翳,捣烂敷小儿尿灰疮。"②《随息居饮食谱》:"止盗汗。"③《饮片新参》:"清脑,疏风热,治头痛。"④《现代实用中药》:"为清凉性滋养强壮药,有解毒利尿作用。"⑤《药材学》:"养血祛风,明目益精。治阴虚烦热,多汗盗汗,头晕,目昏,风痹。"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黑大豆皮
【别名】: 黑豆衣(《江苏植药志》)。
【汉语拼音】: heidadoupi
【成份】: 黑大豆皮含矢车菊甙和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又含果胶18%。又含乙酰丙酸和多种糖类。
【加工采集】: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黑色的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max(L.) Merr. [Phaseolus max L.]采收和储藏:将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发芽后,搓下种皮晒干;或取做豆腐时剥下的种皮晒干,贮藏于干燥处。
【药材鉴别】: 干燥种皮,多卷成不规则的碎片,外表面棕黑色或黑色,常附有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在较大的碎片中,可见到长环形的种脐。内表面暗灰色至暗棕色,光滑。以干燥、色黑、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江西,江苏。现今商品穞豆衣(亦称穞豆皮或料豆衣)药材,即为本品。穞豆原出《本草拾遗》,其原植物历代均有考证,但意见不一,尚无结论。
【炮制】: 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后,搓下种皮,晒干。贮藏于干燥处。
【功效主治】: 养血疏风。治阴虚烦热,盗汗,眩晕,头痛。①《纲目》:"生用疗痘疮目翳,捣烂敷小儿尿灰疮。"②《随息居饮食谱》:"止盗汗。"③《饮片新参》:"清脑,疏风热,治头痛。"④《现代实用中药》:"为清凉性滋养强壮药,有解毒利尿作用。"⑤《药材学》:"养血祛风,明目益精。治阴虚烦热,多汗盗汗,头晕,目昏,风痹。"
【性味】: ①《饮片新参》:"微甘,凉。"②《药材学》:"性温,味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归经】: 脾;肺;肾经
【备注】: 现今商品穞豆衣(亦称穞豆皮或料豆衣)药材,即为本品。穞豆原出《本草拾遗》,其原植物历代均有考证,但意见不一,尚无结论。
【植物形态】: 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生境分布:全国广泛栽培。
【用药部位】: 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植物形态详"黑大豆"条。
【来自何书】: 《纲目》
同类补虚药
淫羊藿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②《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甘草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黄芪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更多同类补虚药
用药咨询
黑大豆与黑豆的区别
黑大豆与黑豆的区别主要在于外观、营养价值、功效、适用人群、食用禁忌等方面。1、外观黑大豆是大豆的一种,其豆皮为黑色,豆仁为绿色,种子呈肾形。而黑豆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其果实为黑色,种子为红色。2、营养价值黑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钾、镁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而黑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钾、镁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骨骼发育,有利于身体健康。3、功效黑大豆具有补充营养、健脾养胃、润肠通便、辅助降低胆固醇等功效。黑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4、适用人群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群均可食用黑大豆或黑豆制品,但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建议少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限制食用量,以免加重病情。5、食用禁忌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疾病的患者,应避免食用黑大豆以及其制品,以免加重病情。而对于存在尿酸偏高的患者,应避免食用黑大豆以及其制品,以免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与均衡,避免过多食用单一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喝五谷磨房上火吗,里面有黑大豆
喝五谷磨房一般不会上火,里面有黑大豆。五谷磨房属于一种养生保健的方式,适当喝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要避免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五谷磨房是用粗粮、豆类等食物磨制而成的,五谷磨房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喝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同时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助于预防便秘。五谷磨房中的豆类食物,如黑豆、黄豆、红豆等,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适当喝能够起到去火的作用,且五谷磨房中的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适当喝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所以喝五谷磨房上火。但患者要注意避免过量饮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火的情况,建议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黄瓜、猕猴桃等,同时还可以适当喝温水,有助于缓解上火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中药黑大豆的功效与作用坏处
中药黑大豆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坏处是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寒。黑大豆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湿疹、丹毒、痄腮等病症。黑大豆还具有补肾健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遗精、腰膝酸软、水肿尿少、赤白带下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黑大豆性质偏寒,脾胃虚寒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建议服用。若患者需要使用中药黑大豆治疗疾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使用,以免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