荭草花

类别: 理气药
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荭草花
【别名】: 水荭花(《摘元方》)。
【汉语拼音】: hongcaohua
【加工采集】: 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orientale L.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花序,花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开时常呈扁形的半开放状态。
【功效主治】: 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性味】: 辛;性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贴。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中空,多分枝,密生长毛。叶互生;叶柄长3-8cm;托叶鞘筒状,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被长毛,上部常展开成环状翅;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cm,宽6-12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生软毛。总状花序由多数小花穗组成,顶生或腋生;苞片宽卵形;花淡红或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雄蕊通常7,长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2。瘦果近圆形,扁平,黑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 8-10月。生境分布: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资源分布: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用药部位】: 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植物形态详"荭草"条。
【来自何书】: 《纲目》
同类理气药
陈皮
降真香
理气,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①《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②《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③《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艾叶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更多同类理气药
用药咨询
荭草花的功效与作用
荭草花一般是指苋菜,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血散瘀、促进消化、辅助降血压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疮痈、水肿尿少、便血痔血、崩漏等病症,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苋菜是一种中药材,为苋科植物苋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苦,性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血散瘀、促进消化、辅助降血压等功效。如果患者存在热毒疮痈、水肿尿少、便血痔血、崩漏等病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苋菜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苋菜还具有辅助止血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便血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适当使用苋菜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是,苋菜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要谨慎食用,以免加重病情。苋菜作为中药材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切勿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食用苋菜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荭草花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的效果有很多,一般用于外伤。平时如果在家摔跤或者不小心受伤,就可以在家中使用这红花草,特别管用,岛成粉末涂抹,在一小时内就能有明显效用了关于红花草的作用可以晒干做药用使用也是特别方便对于家里来说,易储存
荭草的功效与作用
荭草又名游龙、石龙、天蓼,是一种生长在路旁、水池边等潮湿地方的植物,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功效,在风湿痹痛、痢疾、腹泻、水肿等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主要用法为内服,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以免产生不良效果。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