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枣

类别: 平肝息风
消痰镇惊,清热解毒。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①《中国医学大辞典》:"治惊痫,小儿急惊,痰厥,热痰。疗痈疽,瘰疬,痰核,横痃。"②《饮片新参》:"治虚喘,化痰纳气,治惊痫。"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猴枣
【别名】: 猴子枣、羊肠枣(《药物出产辨》),猴丹(《中国医学大辞典》),申枣(《药材资料汇编》)。
【汉语拼音】: houzao
【加工采集】: 为猴科动物猕猴等的肠胃结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2.Macaca speciosa F.Cuvier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杀后,剖腹,取出肠胃中的结石,于通风处晾干。
【药材鉴别】: 呈椭圆形,略侧、枣,大小相差悬殊,大者如鸡卵,小者仅如黄豆,一般如莲子大。表面青铜色或绿黑色,平滑而有光泽。质硬而脆,击之易碎;断面灰黄色,有层次,中央有核。气微香,味微苦涩,嚼之有砂性。以个大、色深、质脆者为佳。产印度、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
【炮制】: 打碎,拣去核,研极细用。
【功效主治】: 消痰镇惊,清热解毒。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①《中国医学大辞典》:"治惊痫,小儿急惊,痰厥,热痰。疗痈疽,瘰疬,痰核,横痃。"②《饮片新参》:"治虚喘,化痰纳气,治惊痫。"
【性味】: ①《中国医学大辞典》:"苦,寒,无毒。"②《饮片新参》:"微咸兼苦,寒平,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2~5分。外用:醋摩涂。
【归经】: 心;肺;肝经
【植物形态】: 1.猕猴,体形瘦小,头顶无“漩毛”,肩毛短而尾较长,约为之半。颊部有颊囊,具5趾(指),有扁平的指甲,臀胝发达,呈红色,雌体更红。体色为呈棕灰色或棕黄色,色泽因地区、年龄不同而有异背部后半部毛呈橙黄色而有光泽;腹面淡灰色,后肢上部亦有橙色的光泽。2.短性猴,体形较猕猴大,大者可重达15kg。四肢等长,尾很短,仅6cm左右。壮年时颜面红色,小猴随性成熟而变红,老年后裉去红色变为紫色或青黑色;头顶之毛较长,由正中向两侧分开,是与猕猴的主要区别点。生境分布:1.栖息于石山、树林、裸岩等环境。营集群生活。2.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栖息环境与猕猴相似。群居。余皆与猕猴相似。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和长江流域大部,青藏高原及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亦有零星分布。2.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用药部位】: 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动物形态详"猕猴骨"条。
【来自何书】: 《饮片新参》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平肝息风药
蜈蚣
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①《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②《抱朴子》:末,以治蛇疮。③《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④《日华子本草》:治癥癖。蛇毒。⑤《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⑥《本草述》:治疠风。⑦《玉楸药解》:拨脓消肿。
牡蛎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②《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③《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④《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⑤《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⑥《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⑦《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⑧《医学衷中参西录》:"止呃逆。"⑨《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天麻
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 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更多同类平肝息风药
用药咨询
猴枣牛黄散为什么被禁用
猴枣牛黄散被禁用多考虑是因为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脾胃虚弱、药物不对症、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需要遵医嘱用药。1、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猴枣牛黄散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猴枣、牛黄等,如果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所以猴枣牛黄散被禁用。2、脾胃虚弱猴枣牛黄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患者脾胃虚弱,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所以猴枣牛黄散被禁用。3、药物不对症猴枣牛黄散适用于治疗热病、惊厥等病症,如果患者并非热病引起的惊厥,服用后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所以猴枣牛黄散被禁用。4、药物不良反应猴枣牛黄散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部分患者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通常停药后可自行缓解。5、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因此,在使用猴枣牛黄散前应咨询医生,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如果患者在服用该药物三天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泥猴枣是什么东西
泥猴枣是一种中药材,为鼠李科植物猕猴桃的幼果,患者在使用前需要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泥猴枣味甘、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的功效,通常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胃痛、泻痢等病症。同时,对于存在上述病症的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泥猴枣进行治疗。但由于泥猴枣性寒,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一般不建议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如果患者对泥猴枣过敏,也不建议使用,以免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在使用泥猴枣治疗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温热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为什么不能吃猴枣散
猴枣散属于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的作用,但一般不建议脾胃虚寒、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等服用该药物。1、脾胃虚寒猴枣散主要是由猴枣、珍珠、冰片、人工牛黄等药物组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2、过敏者如果患者对猴枣散中的成分过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对于过敏者禁止服用猴枣散。3、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如果在怀孕期间服用猴枣散,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孕妇禁止服用猴枣散。4、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也需要避免服用猴枣散,因为猴枣散中的药物成分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宝宝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5、其他如果患者正处于发热期间,也需要避免服用猴枣散,以免导致体温升高,不利于病情恢复。另外,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还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该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