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子

类别: 补虚药
《日华子本草》:"治劳,下气,开胃,止盗汗。"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黄花蒿子
【汉语拼音】: huanghuahaozi
【加工采集】: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果实。
【功效主治】: 《日华子本草》:"治劳,下气,开胃,止盗汗。"
【性味】: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纲目》:"辛,凉,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用药部位】: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黄花蒿"条。
【来自何书】: 《纲目》
同类补虚药
淫羊藿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②《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甘草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黄芪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更多同类补虚药
用药咨询
青蒿和黄花蒿的区别有哪些?
青篙与黄花蒿之间的区别在于成分和药用价值。用于治疗登革热的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内部获得的。主要成分是各种挥发油,含有倍半萜内酯,黄花蒿是青蒿素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登革热作用。青篙与黄花蒿的药用价值也不同,青蒿有清热退烧的作用,夏天可以用青蒿泡茶解暑。关键功效饮食疗法的应用功效并不大。黄花蒿具有抗登革热、抑菌、抗裂头蚴病和退烧功效。黄花蒿对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青蒿与黄花蒿的区别
青蒿与黄花蒿区别一般在于花朵、叶子和药用价值不同。青蒿头部相对较大,直径约4毫米,呈半球形。与青蒿相比,黄花蒿花序较小,约2毫米,花形状为圆形。青蒿叶子呈深绿色或棕绿色,叶子卷曲,有梳状羽状深裂缝。黄花蒿叶子年轻时是绿色,年老时会变成枯萎黄色。青蒿可入药,但青蒿不含青蒿素,具有降温解热作用。黄花蒿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具有抗菌、抗寄生虫和解热作用。
黄花蒿是青蒿吗?
黄花蒿一般是指黄花蒿,黄花蒿一般是青蒿。黄花蒿是一种中药,为菊科蒿属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肠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青蒿是一种中药,为菊科蒿属植物青蒿的全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疸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黄疸等病症。黄花蒿和青蒿的药物功效基本一致,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黄花蒿还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吐血、衄血等病症。青蒿还具有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阴虚发热等病症。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