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

类别: 活血化瘀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治心腹痞满胀痛,臂痛,癥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腹痛、痛经及肢体疼痛,常配元胡、香附。①《唐本草》:"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②《日华子本草》:"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跌扑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③《本草图经》:"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④《纲目》:"治风痹臂痛。"⑤《本草正》:"除心腹气结气胀,冷气食积疼痛。"⑥《本草述》:"治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腹胁肩背及臂痛,痹,疝。"⑦《医林纂要》:"治四肢之风寒湿痹。"⑧《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健胃药,有利胆道及肝脏之消毒作用。用于黄疸,胸满痞闷疼痛。又为止血剂,治吐血、衄血、尿血,并治痔疾。外用于脓肿创伤。"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姜黄
【别名】: 宝鼎香(《纲目》),黄姜(《生草药性备要》)。
【英文名称】: Curcumae Longae Rhizoma。
【汉语拼音】: jianghuang
【成份】: 姜黄含挥发油4.5%、6%。挥发油中含姜黄酮58%、姜油烯25%、水芹烯1%、1,8-桉叶素1%、香桧烯0.5%、龙脑0.5%、去氢姜黄酮等。还含姜黄素0.3%、1.1%、4.8%及阿拉伯糖1.1%,果糖12%、葡萄糖28%,脂肪油、淀粉、草酸盐等。
【加工采集】: 秋,冬采挖,洗净,煮熟至透心为度,晒干,撞去外皮,再晒干。浙江地区将郁金根茎在鲜时切片晒干,名"片姜黄"。
【药材鉴别】: ①姜黄为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卵圆形或纺锤形,形似姜而分叉少,长2.5~5.5厘米,直径10~20毫米。表面深黄棕色,常带黄色粉末,多皱缩,并具有明显的环状节及须根残痕。质坚实而重,难折断,断面棕黄色或黄色,角质状或蜡样光泽,近外围有一黄色的环纹,中部常有黄色的筋脉小点。微有香气,味苦辛。咀嚼时唾液染黄色。以圆柱形、外皮有皱纹、断面棕黄色、质坚实者为佳。主产四川、福建等地。此外,江西、台湾、湖南、陕西、云南等地亦产。②片姜黄(《临症指南》)又名:片子姜黄(《纲目》)。为植物郁金根茎的干燥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厘米,宽1.5~3厘米,厚3毫米左右。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1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散在。质坚实,粉质,有筋脉。有姜香气,味苦而辛凉。以片大、色黄白、质坚实、起粉者为佳。主产浙江。
【药理作用】: ①利胆作用姜黄煎剂及浸剂能增加犬的胆汁分泌,使胆汁成分恢复正常,并增加胆囊收缩,其作用弱而持久,可持续1~2小时。姜黄素或其钠盐有利胆作用,静脉注射于狗,可减少固体成分的含量而增加胆汁分泌量,但从总的绝对值来看,胆盐、胆红素、胆甾醇分泌量均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另一种同属植物中提出的挥发油增加胆汁分泌,色素则引起胆囊收缩。Curcumen为胆甾醇溶剂,可用以治疗胆道结石。50%姜黄煎剂可促进食欲。②对子宫的作用片姜黄及色姜黄煎剂及浸剂(2%盐酸作溶剂)对小白鼠、豚鼠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对家兔子宫瘘管引起周期性收缩,1次给药可持续5~7小时。③降压作用姜黄醇提取液,对麻醉犬表现降压作用,此作用不因注射阿托品及切除迷走神经而受影响。如预先注射麦角流浸膏,可使降压作用翻转为升压作用(与黄连碱的翻转作用有相似之处),醚提取成分降压作用极弱。④抗菌作用姜黄素及挥发油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姜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对接种病毒的小鼠,能延长其生存时间,但对在病毒性肝炎墓础上加上化学性(四氯化碳)的肝伤害则无效。此外姜黄制剂可杀蝇。⑤其他作用姜黄煎剂有镇痛作用,对离体蛙心引起显著的抑制。
【炮制】: 姜黄: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起,润透后切片,晾干。片姜黄:拣去杂质及残留?根,刷洗泥屑,晾干。
【功效主治】: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治心腹痞满胀痛,臂痛,癥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腹痛、痛经及肢体疼痛,常配元胡、香附。①《唐本草》:"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②《日华子本草》:"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跌扑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③《本草图经》:"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④《纲目》:"治风痹臂痛。"⑤《本草正》:"除心腹气结气胀,冷气食积疼痛。"⑥《本草述》:"治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腹胁肩背及臂痛,痹,疝。"⑦《医林纂要》:"治四肢之风寒湿痹。"⑧《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健胃药,有利胆道及肝脏之消毒作用。用于黄疸,胸满痞闷疼痛。又为止血剂,治吐血、衄血、尿血,并治痔疾。外用于脓肿创伤。"
【性味】: 辛苦,温。①《唐本草》:"味辛苦,大寒,无毒。"②《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③李杲:"味苦甘辛,大寒,无毒。"④《东医宝鉴》:"性热,味辛苦,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禁忌】: 血虚而无气滞血瘀者忌服。《本草经疏):"凡病因血虚臂痛,血虚腹痛,而非瘀血凝滞、气塑上逆作胀者,切勿误用。误则愈伤血分,令病转剧。"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副作用】: 小鼠可只灌胃姜黄醇浸液40-100g(中药),观察3天,未发生死亡。以姜黄浸膏5、2和0.5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50、20和5倍)拌入饲料中喂大鼠,共30天,体重、食量和活动未见异常。取心、肝、肾、主动脉、肾上腺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姜黄素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大于2g/kg。
【归经】: 脾;肝经
【植物形态】: ①姜黄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壮,末端膨大成长卵形或纺锤状块根,灰褐色。根茎卵形,内面黄色,侧根茎圆柱状,红黄色。叶根生;叶片椭圆形或较狭,长20~45厘米,宽6~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叶柄长约为叶片之半,有时几与叶片等长;叶鞘宽,约与叶柄等长。穗状花序稠密,长13~19厘米;总花梗长20~30厘米;苞片阔卵圆形,每苞片内含小花数朵,顶端苞片卵形或狭卵形,腋内无花;萼3钝齿;花冠管上部漏斗状,3裂;雄蕊药隔矩形,花丝扁阔,侧生退化雄蕊长卵圆形;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丝状,基部具2棒状体,柱头2唇状。蒴果膜质,球形,3瓣裂。种子卵状长圆形,具假种皮。花期8~11月。栽培或野生于平原、山间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陕西、江西、台湾等地。本植物的块根(郁金)亦供药用,另详专条。②郁金,参见"郁金"条。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用治心腹痞满胀痛、癥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等。
【用药部位】: 为姜科植物姜黄或郁金的根茎。
【来自何书】: 《唐本草》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活血化瘀药
大黄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骨碎补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藏红花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更多同类活血化瘀药
用药咨询
‹肝姜黄?›
‹肝姜黄?›肝姜黄一般是指肝脏出现发黑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等非病理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理因素导致的。一、非病理因素1.饮食因素:如果患者长期进食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血、鸭血等,可能会使血液中的铁元素含量增加,在胃酸的作用下就会形成黑色素沉积在皮肤上。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过多含铁的食物即可缓解症状。2.药物因素:如果患者长时间服用含有色素类的药物,比如利福平胶囊、硫酸亚铁片等,也会引起上述情况发生。通常停药后可自行消退,无需过于担心。二、病理因素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该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腹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肝功能损伤,从而造成上述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2.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主要是因为遗传、酒精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弥漫性损害而引发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有身体乏力、腹泻、脾大以及腹水等症状。当肝功能受损时会导致机体代谢异常,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对于肝硬化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能与肝癌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姜黄素能消甲状腺结节?】
【姜黄素能消甲状腺结节?】姜黄素一般是指姜黄素软胶囊,通常情况下,甲状腺结节患者服用姜黄素软胶囊可以起到辅助消结节的作用。甲状腺结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碘缺乏、遗传等原因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则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姜黄素软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病、胆囊炎、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于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来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辅助消除结节的目的。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姜黄素能改善卵巢功能吗?」
「姜黄素能改善卵巢功能吗?」姜黄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中的天然色素,也被称为“黄色素”。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调节免疫系统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可能对女性生殖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来保护卵巢细胞免受损伤。氧化应激是导致许多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并有助于维持卵巢的功能。其次,姜黄素还可以促进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在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运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维持月经周期、排卵和妊娠等过程。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增加卵巢内雌激素的水平来提高卵巢功能。此外,姜黄素还被认为具有抗炎和解痉的作用。炎症是引起多种妇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盆腔疼痛和不孕症。姜黄素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来缓解这些症状,并且有可能改善输卵管通畅性,从而提高生育能力。然而,目前关于姜黄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虽然已有初步证据支持其潜在益处,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确定其确切的效果以及最佳剂量和使用方式。总之,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成分,在维护女性生殖健康的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是,对于任何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