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水

类别: 芳香化湿
调中和胃,化滞止渴。治呕哕,伤食泻痢,烦渴。①《嘉祐本草》:"主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霍乱泄痢,消宿食,宜作粥,薄暮啜之,解烦去睡,调理腑脏,煎令酸,止呕哕。"②《纲门》:"利小便。"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浆水
【别名】: 酸浆(《纲目》),酸浆水(《本经逢原》),米浆水(《中国医学大辞典》)。
【汉语拼音】: jiangshui
【加工采集】: 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
【炮制】: 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待五、六日生白色泡沫时,滤出待用。
【功效主治】: 调中和胃,化滞止渴。治呕哕,伤食泻痢,烦渴。①《嘉祐本草》:"主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霍乱泄痢,消宿食,宜作粥,薄暮啜之,解烦去睡,调理腑脏,煎令酸,止呕哕。"②《纲门》:"利小便。"
【性味】: 甘酸,凉。①《嘉祐本草》:"味甘酸,微温,无毒。"②《本草衍义补遗》:"味甘酸而性凉。"
【用法用量】: 内服:冲水煎汤或煮粥。
【禁忌】: 《嘉祐本草》:"冰浆至冷,妇人怀妊,不可食之,食谱所忌也。"
【用药部位】: 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
【来自何书】: 《嘉祐本草》
同类芳香化湿药
苍术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佩兰
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③《别录》:"除胸中痰癖。"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⑤李杲:"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胆"字疑为"脾"字)瘅。"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⑧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
砂仁
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①《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②《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④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⑤杨士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⑥《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⑦《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次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⑧《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更多同类芳香化湿药
用药咨询
脑膜瘤能不能吃花生浆水
脑膜瘤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花生浆水。花生浆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对脑膜瘤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导致肥胖或其他健康问题。此外,对于脑膜瘤患者来说,保持均衡饮食的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对花生过敏,则不建议食用花生浆水,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在治疗脑膜瘤的过程中,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减少致癌风险,并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支持免疫系统功能。
结核性腹膜炎能不能喝花生浆水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可以适量饮用花生浆水。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等症状,此时需要摄入高蛋白的食物来补充营养。花生浆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患者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如果患者对花生过敏,则不建议食用花生浆水,以免引起皮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对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而言,饮食调理至关重要,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咳嗽能不能喝豆浆水
咳嗽患者可以适量饮用豆浆水。咳嗽期间,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因为感染或炎症而处于高度活跃状态。适度摄入豆浆水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如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支持免疫系统的功能。此外,豆浆水还含有一定的水分,能够缓解咽喉干燥、不适的症状。如果患者对豆制品过敏,则不建议饮用豆浆水,以免诱发或加重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在应对咳嗽时,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现痰液呈黄色或伴有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