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温里药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①《别录》:"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②孟诜:"远脉,养脾气,扶肝。"③《本草拾遗》:"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④《日华子本草》:"除风及下气。"⑤《饮膳正要》:"阿刺吉酒,主消冷坚积,去寒气。"⑥《品汇精要》:"解一切蔬菜毒。"⑦《纲目》:"米酒,解马肉、桐油毒,热饮之甚良。""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⑧《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汉语拼音】: jiu
【成份】: 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酒的名色极多,其成分亦差异甚大。在制法上,酒可分为蒸馏酒(例如高梁洒、烧酒)与非蒸馏酒(例如绍兴酒、葡萄酒)两大类,凡酒类都含乙醇。蒸馏酒除乙醇的含量高于非蒸馏酒外,尚含高级醇类、脂肪酸类,酯类、醛类等;又含少量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糖类常不存在,或只存少量。高梁酒(东北产)的总酸中,68.22%为乙酸,28.68%为丁酸,0.58%为甲酸;酯类中有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戊酯、丁酸戊酯。另有微量的缬草酸、己酸、辛酸、壬酸、癸酸及月桂酸等酸的酯类;又含少量戊醇(最多)、丁醇、丙醇。绍兴酒的成分为水、乙醇、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酸类、含氮物质等。在酸类中有乙酸、乳酸、氨基酸、琥珀酸等。另外尚有酯类,醛类、矿物质等。葡萄酒除含水分、乙醇(普通赤葡萄酒含8%左右,白葡萄酒含7%左右)外,又含酸类、甘油、转化糖、葡萄糖、糊精、树胶、无机盐等。在酸类中。挥发酸有甲酸、乙酸,不挥发酸有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鞣酸、乳酸。乳酸不易挥发,但可随水汽而挥发。又赤葡萄酒的色素有红色的锦葵花素-3-葡萄糖甙及其甙元锦葵花素,其他色素尚有槲皮素的糖甙等。
【加工采集】: 为高梁、大麦、米、甘薯、玉米、葡萄等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饮料。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ne
【药理作用】: 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酒为含乙醇的饮料。乙醇对中枢的作用基本上与麻醉药相似,但由于它引起的兴奋期太长,大量则导致延脑麻痹而安全度不够,因而不能作为麻醉药。乙醇之兴奋并非真兴奋,乃大脑抑制功能减弱之结果。此时饮者丧失了其由教育和经验而来之谦虚和自制,同时其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及理解力亦减弱或消失;视力(中枢性)也常出现障碍。②循环系统中等量乙醇可扩张皮肤血管,故常致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但如恃为御寒药,实属不当。因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鸡皮疙瘩)为一种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而使大量的热量损失,更增加冻死的危险性。中等量对心脏功能并无明显影响。大量则可麻痹延脑中枢而导致循环虚脱。慢性酒精中毒之心血管障碍,有人认为与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有关。③消化系统饮乙醇含量较低之酒类(10%上下),可增加胃液分泌,胃酸分泌也增加,故溃疡病患者应禁酒类。小量低浓度的乙醇尚能增加胃的吸收机能。更高浓度(20%以上)乙醇内服则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40%以上则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喜饮烈性酒者多患慢性胃炎。乙醇内服时所见的恶心、呕吐,主要是由其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乙醛刺激了呕吐中枢所引起。④局部作用乙醇局部涂擦于皮肤,可加速热的挥发,故有冷感,可用于高热病人。高浓度乙醇能使细胞原浆脱水并发生沉淀,故有收敛及刺激作用。其杀菌作用以70%者作用最强,低于60%或高于80%者功效皆较低。⑤体内过程乙醇在胃肠道中吸收迅速,一般约有20%在胃中吸收,其余在小肠中吸收。空胃时吸收最多,CO2可促进其吸收。乙醇浓度较低之酒类,易于吸收,高浓度者吸收反较缓慢。进入体内之乙醇约有90~98%被完全氧化,放出高达7.1千卡/克的能量(介子脂肪与碳水化物之间),可为机体所利用。成人一般1小时可氧化乙醇9~15毫升(约10毫升),曾有报告1天内最多氧化380毫升者。此氧化速度常较恒定,不受血中浓度高低之影响。大量饮酒,超过此速度,即蓄积而造成中毒。未被氧化的2~10%乙醇,主要通过肾、肺排出。其他如汗、泪、胆汁、唾液也有微量排出。
【功效主治】: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①《别录》:"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②孟诜:"远脉,养脾气,扶肝。"③《本草拾遗》:"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④《日华子本草》:"除风及下气。"⑤《饮膳正要》:"阿刺吉酒,主消冷坚积,去寒气。"⑥《品汇精要》:"解一切蔬菜毒。"⑦《纲目》:"米酒,解马肉、桐油毒,热饮之甚良。""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⑧《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性味】: 甘苦辛,温,有毒。①《别录》:"味苦甘辛,大热,有毒。"②《本经逢原》:"新者有毒,陈者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温饮、和药同煎或浸药。外用:淋洗、漱口或摩擦。
【禁忌】: 阴虚、失血及湿热甚者忌服。①《千金·食治》:"黄帝云,?下后饮酒者,膈上变为伏热;食生菜饮酒,莫炙腹,令人肠结。扁鹊云,久饮酒者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醉当风卧,以扇自扇,成恶风;醉以冷水洗浴,成疼痹;饱食讫,多饮水及酒,成痞僻。"②孙思邈:"空腹饮酒醉必患呕逆。"③孟诜:"久饮,软筋骨,醉卧当风,则成癜风。"④《本草拾遗》:"米酒不可合乳饮之,令人气结。凡酒忌诸甜物。"⑤《纲目》:"畏枳椇、葛花、赤豆花、绿豆粉者,寒胜
【副作用】: ①急性中毒:轻者不过兴奋及呕吐,不需特殊治疗。重者陷入昏睡状态,应洗胃或注射咖啡因,也可用麻黄碱、苯丙胺等,并注意保温。②慢性中毒:嗜酒成癖者对乙醇产生耐受性,饮量渐大,但有一定限度,一般只超过正常3~4倍,这是和吗啡不能比拟的。耐受性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受性降低之故。戒除时一般不产生戒断现象。共症状除精神方面之震颤性谵妄、智力减退等外,并可见慢性胃炎,肝、心、肾等变性,肝硬变、多发性神经炎、视神经炎等发病率也较高。凡有酒癖者,时常以酒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非常不注意饮食,结果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硫胺和烟酸,这都是促成精神上及器官上产生障碍的重要因素。
【归经】: 心;肝;肺;胃经
【临床应用】: 治疗产后单纯性腹泻取黄酒0.5斤,煮沸后加红糖4两,继续煮2~3分钟,待凉,顿服或两次分服(间隔3~4小时)。共治14例。痊愈10例,停药后自愈1例,症状减轻2例,效果不明1例。有的服药3天内痊愈。治程中仅1例诉轻度头晕,余均正常。
【用药部位】: 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
【来自何书】: 《别录》
同类温里药
丁香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肉桂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①《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②《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③《药性论》:"主治:几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痈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⑤《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⑥《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主治秘要》:渗泄,止渴。" ⑦《用药心法》:"敌寒邪,治奔豚。" ⑧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⑨《纲目》:"治寒痹,风瘖,阴盛失血,泻痢,惊痢。""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辣椒
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②《百草镜》:"洗冻瘃,浴冷疥,泻大肠经寒澼。"③《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④《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⑤《药检》:"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澼泻,擦癣。"
更多同类温里药
用药咨询
酒引:要介酒
您好建议你医院检查考虑是酒精依赖症。建议你戒毒所治疗
保肝酒是什么酒
保肝酒一般是指具有保肝作用的酒。一般情况下,常见的保肝酒有葡萄酒、白酒、红酒、啤酒、米酒等。1、葡萄酒葡萄酒是由葡萄酿造而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饮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肝脏的代谢。此外,葡萄酒还含有丰富的酒石酸,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2、白酒白酒是用高粱、大麦、米等原料酿造而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饮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肝脏的代谢。此外,白酒还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3、红酒红酒是由葡萄、蓝莓等水果经发酵而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适当饮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肝脏的排毒。此外,红酒还含有丰富的花色素,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肝脏的排毒。4、啤酒啤酒是由大麦芽或者小麦芽发酵而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适当饮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还可以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此外,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胃肠道排毒。5、米酒米酒是用蒸熟的大米发酵而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当饮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肝脏的排毒。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饮品只能起到辅助改善作用,并不能治疗疾病,如果患者出现肝脏疾病,还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三鞭酒属于什么酒
三鞭酒属于中药方剂,是由鹿鞭、海狗鞭、狗鞭、海马、人参等中药材组成,具有补肾壮阳、益气补血的功效,患者在使用三鞭酒时,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三鞭酒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黄芪、枸杞子、地黄等中药材组成,具有补肾壮阳、益气补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鞭酒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酒精或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三鞭酒。此外,阴虚火旺、热毒证、发热者也不宜使用三鞭酒。患者在使用三鞭酒治疗时,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用三鞭酒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