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

类别: 理气药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莱菔
【别名】: 荚、芦萉(《尔雅》),芦菔、荠根(《说文》),罗服(《潜夫论》),萝瓝(《汉书》晋灼注),雹葖(《经典释文》),紫菘(《唐本草》,萝卜(孟诜),紫花菘、温菘、萝苗、楚菘、秦菘(《本草图经》),土酥(《蔬食谱》),葖子(《癸辛杂识》),萝白(《广州植物志》)。
【汉语拼音】: laifu
【成份】: 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各部分还测得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龙胆酸、羟基苯甲酸和多种氨基酸。鲜根含甲硫醇7.75毫克%、维生素C近20毫克%,因不含草酸,是钙的良好来源。含锰0.41毫克%,硼约7毫克%(干重)。又含莱菔甙。
【加工采集】: 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药理作用】: 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较敏感;有血清时,活力降低一半;亦能抗真菌。莱菔根中的酸性物质对小鼠皮下注射3克/公斤或腹腔注射2克/公斤,皆无毒性,对兔皮下注射1克/公斤仅有轻微、短暂之毒性反应。另据报告,根捣碎后,榨取之汁液,可防止胆石形成而应用于胆石症。
【功效主治】: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性味】: 辛甘,凉,①《别录》:"味苦,温,无毒。"②《唐本草》:"味辛甘,温,无毒。"③孟诜:"冷。"④《本草经巯》:"生者味辛,性冷;熟者味甘,温平。"
【用法用量】: 内服:捣汁饮,1~3两;煎汤或煮食。外用:捣敷或捣汁滴鼻。
【禁忌】: ①《本草衍义》:"莱菔根,服地黄、何首乌人食之,则令人髭发白。"②《本经逢原》:"脾胃虚寒,食不化者勿食。"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纲目》:"入太阴、阳明、少阳气分。" ③《本草经巯》:"手足太阴、阳明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植物形态】: 莱菔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根肥厚,肉质、大小、色泽、形状不一。茎租壮,具纵纹及沟,有分枝,多少有白霜。根生叶丛生,成琴形羽状分裂,长达30厘米,疏生祖毛;茎下部叶琴形羽状分裂,长12~24厘米,顶端裂片最大,先端钝,两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或互生,三角状卵形,愈向下裂片愈小,先端锐,边缘钝齿状或牙齿状;茎上部的叶渐小,叶片矩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浅锯齿或近于全缘;基部具短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萼片4,线状长椭圆形,绿色,外面带淡紫色;花瓣4,倒卵状楔形,具长爪,白色,淡紫色或粉红色3雄蕊4强;雌蕊1,子房细圆柱形。长角果圆柱形,肉质,在种子处稍向内缢缩,先端具较长的尖喙。种子呈卵圆形而微扁,直径约3毫米,红褐色。花期3~6月。果期5~8月。全国各地普遍栽培。本植物结果植株的根(地骷髅)、叶(莱菔叶)、种子(莱菔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临床应用】: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将萝卜用水洗净,以酒精擦拭消毒后剁成泥状,每次取1~2茶匙用消毒纱布包成纱布卷,一端系以长线,作阴道塞剂。上药时先用1/5000过锰酸钾液冲洗外阴及阴道,拭干后,将萝卜泥纱布卷放入阴道内,线头露于阴道外。每天1次。共治68例,治愈62例。一般在用药后2~3天外阴痒感、热感、下腹重感或疼痛均消失,分泌物由脓性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治疗5~10次后阴道粘膜充血减轻或完全恢复正常。连续上药4~7次后,涂片检查滴虫阴性。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用药部位】: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
【来自何书】: 《唐本草》
同类理气药
陈皮
降真香
理气,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①《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②《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③《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艾叶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更多同类理气药
用药咨询
莱菔子和萝卜的功效相同吗
莱菔子和萝卜的功效通常是类似的,萝卜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而莱菔子具有消食化痰、降气化痰、理气健脾的功效。莱菔子是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积气滞、咳喘、痰壅、积滞胀满、胸闷、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萝卜具有消食化痰、降气化痰、理气健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积、咳嗽、痰多、脘腹胀满、胸闷、腹胀、泄泻、痢疾等病症。因此,从莱菔子和萝卜的功效来看,两者一起食用具有消食化痰、降气化痰、理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食积气滞、咳嗽痰多、脘腹胀满、胸闷、腹胀、泄泻、痢疾等病症,且两者一起食用还可增强疗效。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莱菔子和萝卜,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对于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
莱菔子香橼片的功效作用
莱菔子香橼片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食积气滞、咳嗽痰多、脘腹胀闷、胸闷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莱菔子香橼片主要是由莱菔子、香橼等中药材组成,其中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积气滞、咳嗽痰多、脘腹胀闷、大便秘结等病症。香橼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肺经,具有理气宽中、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胁胀满、脘腹疼痛、咳嗽痰多等病症。因此,患者遵医嘱使用莱菔子香橼片,可以起到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如冰淇淋、肥肉、辣椒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药后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
莱菔子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
莱菔子泡水喝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利咽止咳、行气导滞的功效,但对于气虚、无食积、胃虚的患者是不建议饮用的。1、功效莱菔子是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莱菔子泡水喝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利咽止咳、行气导滞的功效,对于消化不良、咳嗽痰多、脘腹胀满、胸闷食少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还可以用于缓解气虚、无食积、胃虚的症状。2、禁忌莱菔子泡水喝不适合气虚、无食积、胃虚的患者饮用,因为莱菔子泡水喝具有行气导滞的作用,气虚患者饮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此外,对于气虚、无食积、胃虚的患者也不建议饮用莱菔子泡水,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也要慎用此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莱菔子泡水喝,避免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