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实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治温热发斑咽痛,疳蚀,肿毒,疮疖。①《本经》:"主解诸毒,螫毒。"②《药性论》:"填骨髓,明耳目,利五脏,调六腑,利关节。治经络中结气,使人健,少睡,益心力。"③《唐本草》:"疗毒肿。"④《品汇精要》:"解毒药、毒箭、金石药毒、狼毒、射罔毒。"⑤《本草求真》:"解毒除疳。"⑥《中国药植图鉴》:"解热解毒,治小儿各种疮疖。"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蓝实
【别名】: 蓝子(《本草经集注》)。
【汉语拼音】: lanshi
【加工采集】: 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的瘦果,包于宿存的花被内,卵形,长约2毫米许,有三条棱线,表面褐色,有光泽。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治温热发斑咽痛,疳蚀,肿毒,疮疖。①《本经》:"主解诸毒,螫毒。"②《药性论》:"填骨髓,明耳目,利五脏,调六腑,利关节。治经络中结气,使人健,少睡,益心力。"③《唐本草》:"疗毒肿。"④《品汇精要》:"解毒药、毒箭、金石药毒、狼毒、射罔毒。"⑤《本草求真》:"解毒除疳。"⑥《中国药植图鉴》:"解热解毒,治小儿各种疮疖。"
【性味】: 甘,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无毒。"③《药性论》:"味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敷。
【禁忌】: 《本草经疏》:"虚寒人及久泄畏寒,腹中觉冷者勿服。"
【归经】: 肝经
【备注】: 本植物的叶或全草(大青)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植物形态】: 蓼蓝(《唐本草》),又名:蓝(《本经》)。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须根细,多数。茎圆柱形,具显明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毫米;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边缘有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8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钝,基部下延,全缘,干后两面均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8厘米;苞片有纤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卵圆形;雄蕊6~8,着生于花被基部,药黄色,卵圆形;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头3歧。瘦果,具3棱,褐色,有光泽。花期7月。果期8~9月。野生于旷野水沟边。分布辽宁、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现东北至广东均有栽培。本植物的叶或全草(大青)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用药部位】: 为蓼科植物蓼蓝的果实。
【来自何书】: 《本经》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