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锡莎菊

类别: 其它
清热消炎,健脾和胃,上痛。治胃痛,肠胃炎。菌痢,食积饱胀,水肿,湿疹。①《贵州草药》:"消食积饱胀。"②《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止痛。治食欲不佳,胃痛。"③《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治胃痛,肠胃炎,菌痢,水肿,湿疹。"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蓝锡莎菊
【别名】: 苦参(《云南中草药》)。
【汉语拼音】: lanxishaju
【加工采集】: 秋冬采集,切片,晒干。
【功效主治】: 清热消炎,健脾和胃,上痛。治胃痛,肠胃炎。菌痢,食积饱胀,水肿,湿疹。①《贵州草药》:"消食积饱胀。"②《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止痛。治食欲不佳,胃痛。"③《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治胃痛,肠胃炎,菌痢,水肿,湿疹。"
【性味】: ①《贵州草药》:"辛微苦,平。"②《云南中草药》:"苦,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为散,3~5分。
【植物形态】: 蓝锡莎菊多年生草本,高约45厘米。主根圆锥形,分叉并生子根,其上着生细须根。茎直立。叶互生,叶形变化较大,卵状较形,长4~8厘米,宽2.5~6厘米,有时羽裂或全裂,裂片1~-4枚或更多,叶缘有不规则锯齿:叶柄有凹槽,基部扩大。圆锥花序呈伞房花序式排列,总苞常较宽,平滑或有小粗毛:花冠蓝色。瘦果狭窄,逐渐收缩成1短喙。生于山野疏林草丛中或栽培。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临床应用】: 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等引起的胃痛,有止痛效果。多在15~30分钟内见效,有效时间能持续4小时左右。用法:苦参洗净晒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1克。日服3~4次,每次3~4粒。
【用药部位】: 为菊科植物蓝锡莎菊的根。
【来自何书】: 《云南中草药》
用药咨询
菊蓝抗流感胶囊
菊蓝抗流感胶囊通过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来发挥作用。菊蓝抗流感胶囊中的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大青叶能降低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率。该药适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但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本品需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时,需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并监测潜在相互作用。在服用菊蓝抗流感胶囊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等情况,则需及时就医诊治。
菊蓝抗流感颗粒
菊蓝抗流感颗粒是一种中成药,用于缓解流感症状,该药物不宜与磷酸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利巴韦林、阿莫西林等西药同时使用。如果患者需要使用上述西药,应咨询医生以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如果出现严重症状或持续高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1.磷酸奥司他韦磷酸奥司他韦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及预防。该药物能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减轻病情。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此药,另外妊娠期妇女也不宜使用。2.扎那米韦扎那米韦可用于成人和7岁以上儿童的流感治疗以及预防。其通过阻断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新组装病毒颗粒从感染细胞释放,进而减少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本品需经雾化器吸入给药,每次剂量为10mg,每日2次,连用5日。3.帕拉米韦帕拉米韦主要用于重症流感患者的治疗。其具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多种RNA和DNA病毒的复制。肾功能减退者需要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时禁用。4.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可单独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亦可与其他适当的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如干扰素、更昔洛韦等,以治疗由慢性丙型肝炎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变。建议饭后服用利巴韦林片,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5.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可用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骼和关节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患者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结束后,远期效益可能降低致复发感染。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使用。针对流感,除上述药物外,还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胶囊进行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有助于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
菊蓝抗流感片
菊蓝抗流感片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菊蓝抗流感片中所含有的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成分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此外,该药物还含有板蓝根、蒲公英等,可有效缓解流感症状。本品禁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以免引起不适。在使用菊蓝抗流感片时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并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