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针线

类别: 解毒杀虫
解毒杀虫。治疥疮,黄水疮,疮毒感染发热。①《峨嵋药植》:"搽治疮毒。"②《四川中药志》:"解毒清热,治黄水疮,疥疮及虫疮。"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老婆子针线
【别名】: 粘人裙(《中国药植志》),毒蛆草(《中国土农药志》),一马光(《陕西植药调查》),一抹光、一扫光、小青(《贵州草药》),药蛆、麻荆芥(《中药通报》3(6):250,1957)。
【汉语拼音】: laopozizhenxian
【成份】: 根含木脂体成分透骨草灵-Ⅱ及有杀虫作用的乙酸透骨草醇酯等。
【加工采集】: 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
【功效主治】: 解毒杀虫。治疥疮,黄水疮,疮毒感染发热。①《峨嵋药植》:"搽治疮毒。"②《四川中药志》:"解毒清热,治黄水疮,疥疮及虫疮。"
【性味】: 《贵州草药》:"根:性凉,味苦。"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根:煎汤,0.5~1两。
【植物形态】: 透骨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棱形,淡紫色,具倒生短毛及紫条纹,节部膨大。单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圆锯齿,两面脉上有短毛;叶柄长0.5~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苞片及小苞片钻状;花疏生,有短柄;萼筒状,具5棱,长3~6毫米,上唇3齿呈芒状钩,下唇2齿较短,无芒;花冠筒状,粉红色或白色,长约5毫米,裂为唇形,上唇2浅裂,下唇3裂;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顶生,柱头2裂。瘦果包于宿萼内,长8~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林下或林边阴湿处。分布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地。
【用药部位】: 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
【来自何书】: 《峨嵋药植》
同类解毒杀虫药
斑蝥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②《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③《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④《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⑤《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独角莲
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槟榔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⑦《医学启原》:"治后重。"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更多同类解毒杀虫药